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使人们对教师与学生有更全面的认知,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与管理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生活比较被动,这样的课堂管理模式难以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无法实现英语课程改革提出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变革。科学、生动的课堂管理,不仅能够展现英语语言学习的魅力,还能有效促进师生的互动,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习惯。21世纪以来众多专家学者对课堂管理进行了众多的研究,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特定年级段具体课程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提出研究。梳理和分析了现今国内外课堂管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提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课堂管理的研究从未停止过,我们也得到了大量的课堂管理研究的成果,但是针对具体年级具体阶段的研究并不多见。第二部分:研究施行。本文以刘家访教授提出的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为三维度作为理论依据。设计了符合实际的调查和研究。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本研究是对大关中学1500多学生和10多名英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获得一手的研究资料和详细信息。其中问卷调查的时候,学生和教师制定不同的问卷,以保障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推动研究的顺利进行。同时分析资料,了解初英语课堂管理的现状,进而归纳出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的因素----课堂管理意识不强;课堂管理主体不明;忽略课堂环境管理;教学过程活动僵化;评价方式单一死板。第三部分:提出策略。本文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入手,寻找提高课堂管理效果的途径。外因主要是课堂环境的管理。包括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明确的自我约束内容和目标等等;内因主要是从课堂管理主体的心理环境入手,以心理学方面的马斯洛动机理论为依托,结合对大关中学的学生和教师的调查研究,寻找英语课堂管理的有效方法:1加强培训,增强师生的课堂管理意识和教师的专业素养;2完善学校和班级的课堂管理制度;3创造良好的课堂管理环境,合理安排班级学生的座位;4提高课堂效能,合理安排课堂时间;5调整评价机制,从单一转为多元化评价;6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第四部分:实施成效。本文以上述调查和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初一年级段实施了初中英语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和建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堂稳定,教学成绩提高;学生个人人际关系改善,学习氛围渐渐显浓厚;学习环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