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左归补髓生血颗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大鼠造血功能和T淋巴系统CD4+、CD8+及CD4+/CD8+的影响。 方法:72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组:空白组12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按1.5ml/kg体重皮下隔天注射苯,注射7周;其中第六周开始连续五天每天按25 mg/kg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周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司坦唑醇组、左归补髓生血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各12只,按照司坦唑醇组(2.8mg/kg)、左归小剂量组(0.35g/kg)、左归中剂量组(0.7g/kg)、左归大剂量组(1.4g/kg)剂量,以灌胃剂量1ml/100g的系数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超纯水灌胃,每天1次,总给药时间为4周。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细胞形态、骨髓组织及脾脏组织病理形态及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前后的T淋巴系统 CD4+、CD8+、CD4+/CD8+的数值,从而观察左归补髓生血颗粒对再障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CD4+/CD8+的影响。 结果:模型组体重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各治疗组体重出现增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WBC、RBC、HGB均减少(p<0.05),左归补髓生血颗粒能够提高再障大鼠WBC、RBC、HGB的计数(p<0.05),且左归中、大剂量组较司坦唑醇组WBC计数增高(p<0.05);再障大鼠的外周血细胞形态无变化;能够明显改善骨髓造血,改善脾脏组织结构,其中大剂量组效果明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D4+降低,CD8+升高,CD4+/CD8+比例下降(p<0.05),经过治疗的四个组CD4+升高,CD8+降低,CD4+/CD8+比例升高(p<0.05),左归大剂量组效果较其他组更为明显(p<0.05)。 结论: 1.左归补髓生血颗粒可以改善再障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增加其体重,提高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数量,改善骨髓组织病理形态,保护脾脏组织形态结构,减轻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脾脏的损害作用; 2.左归补髓生血颗粒可以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大鼠的CD4+细胞数量,降低CD8+细胞的数量,升高CD4+/CD8+的比例,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3.左归补髓生血颗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大鼠的疗效学及免疫学影响作用,随着其治疗剂量的增多,作用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