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局灶浸润与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w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导管原位癌伴局灶浸润(DCIS-IDC)及浸润性导管癌(IDC)在临床及病理特征方面是否有差异,为临床上DCIS-IDC患者诊治提供参考;并随访两种病理类型患者预后特点,尝试探索两种病理类型患者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9月-2018年9月首诊后病理确诊为DCIS-IDC及IDC的病例共202例,并分为:实验组:DCIS-IDC患者;对照组:IDC患者。分别从两组的年龄,首诊原因,绝经情况、B超及钼靶表现、初诊肿瘤大小、淋巴转移情况及病理指标方面做比较。并进行收集随访资料,记录终点事件。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用X±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旨在探讨DCIS-IDC各指标的特征和分布,以及DCIS-IDC与IDC之间各指标之间的对比分析;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DCIS-IDC的患者及IDC患者在年龄上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 2-1.853,P=0.607);(2).两组患者在首诊原因上无显著差异(x2=2.315,P=0.076);(3)DCIS-IDC组与IDC组患者的B超表现有显著差异,两组都以B超表现为:“肿块图像,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为低回声,分布不均,有回声聚合增强,肿块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所占百分比最多(x 2-10.001,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DCIS-IDC组患者与IDC组患者的钼靶特点有显著差异,DCIS-IDC组和IDC组均以钼靶表现为:“不规则肿块或结节影(或局部异常腺体区),边缘模糊,密度欠均匀,周围腺体结构紊乱,有恶性钙化,有血管影,并血管增多、增粗”所占百分比最多;(x2=57.93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者是否绝经并无显著差异(x 2=2.477,P=0.116);(6)两组患者在初诊肿块大小方面无显著差异(x 2=4.979,P=0.083);(7)两组患者在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上无显著差异(x2=5.868,P=0.053)。(8)两组患者的 ER 值无显著差异(x2=0.008,P=0.929)(9)两组患者的PR值无显著差异(x2=1.996,P=0.158)(10)两组患者的CerB-B2无显著差异(x2-1.214,P=0.750)(11)两组患者的Ki-67值无显著差异(x2=3.776,P=0.052);(12).DCIS-IDC组患者复发例数占该组例数的6.8%,IDC组复发例数占该组例数的9%;DCIS-IDC组死亡例数占该组例数的4.9%,IDC组患者死亡例数占该组例数的6.0%。经Kaplan-Meie生存分析显示,截止随访日期,DCIS-IDC组平均生存时间73.851个月,IDC组63.096个月;对两组病例不同时间生存率曲线使用log-rank检验进行检验,结果显示:χ2=4.052,P=0.044<0.05;提示在同一时间点DCIS-IDC组患者的生存率可能较IDC组患者高。[结论]:DCIS-IDC患者在发病年龄、首诊原因、绝经情况、术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肿块大小及病理指标方面与IDC患者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在B超及钼靶的特征性表现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IS-IDC患者的预后可能较IDC患者的预后好。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及其复配物对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活性,为开发荔枝水果保鲜剂和植物源复配杀菌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丁香、黄柏、
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韩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也在其特有的国情背景下呈现出诸多现象。文章从发展背景出发,从多个角度阐述了韩国在其高等教育国际
【目的】研究华中地区麦—稻轮作系统中小麦季不同施氮水平对后季直播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此系统中最佳的氮肥管理模式,为制定合理的氮肥管理方案提
分析研究了运用配碳球团的直接还原技术处理的电炉粉尘,并完成了实验室扩大性实验;得到了还原焙烧法的合理工艺条件,即碳过量系数为1.2,还原温度为1150℃,料层厚30mm,加热时间60min
应用键合图理论,结合Simulink仿真程序,对国产某轿车半主动控制液压悬置进行仿真分析,并用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该悬置系统实施半主动控制,即在其工作状态下调节悬置内节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