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温消散”灸脐法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观察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hen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采用隔“温消散”灸脐法和隔淀粉灸脐法进行治疗,观察两者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甲状腺最大结节直径的影响,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隔“温消散”灸脐法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作用机理,为中医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提供思路,为脐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数据。
  方法:纳入6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选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患者分为隔“温消散”灸脐组(治疗组)和隔淀粉灸脐组(对照组)各30例,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次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评定其中医症状积分以及甲状腺最大结节直径。
  结果:1.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隔“温消散”灸脐组可明显改善患者“颈前结块肿大”、“颈部胀满不适”、“胸胁胀满或刺痛”、“烦闷易怒”、“脘闷纳差”、“乳房胀痛”的临床症状(P<0.01);隔淀粉灸脐组可明显改善患者“颈前结块肿大”、“颈前胀满不适”、“胸胁胀满或刺痛”、“脘闷纳差”、“乳房胀痛”的症状(P<0.01);隔“温消散”灸脐组总有效率为81.48%,隔淀粉灸脐组总有效率为37.0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甲状腺最大结节直径缩小情况:隔“温消散”灸脐组治疗后甲状腺最大结节直径缩小比例与隔淀粉灸脐组相比改善明显(p<0.01)。3.安全性评价: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隔“温消散”灸脐法不仅可以改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而且可以缩小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甲状腺最大结节直径,且疗效优于隔淀粉灸脐法。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表明隔“温消散”灸脐法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饮食减少与气虚型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探索气虚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为饮食干预气虚型脑梗死的发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于潍坊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个人史、既往史、实验室检查等,入组当天根据《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中气虚证积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气虚证积分≥10分者纳入气虚组,<10分者纳入非
目的:  观察中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及中、西医预后因素情况,筛选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相关的中、西医预后因素,运用决策树算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西医预后模型,为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运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依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案管理系统,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入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队列人群。制作《中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脑分水岭梗死的中医诊疗思路,以期裨益于临床。  方法:选取2018年06月-2019年12月于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且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66例,按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3例。对照组参考2018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0.1
目的:  本研究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见体质,并探求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希望能为此类人群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及预防其复发提供参考。  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217例新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观察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病史组)114例及对照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无高血压组)103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BMI、烟酒史等基本资料及所做相关检查结果,填写患者
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山东省中医院门诊、住院类风湿关节炎(RA与ERA)患者,分析ERA与RA之间临床表现与中医证候等方面的异同,总结ERA的特点,为ERA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部分医学证据。  方法:收集2019-1至2019-12期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ERA与RA)共150例,通过填写临床观察表采集患者的病情资料。用SPSS26.0对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
目的:  针对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研究中数据管理水平低下、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软件使用率较低的问题,总结临床研究数据管理软件选择方法。  建立七家中医院慢性心力衰竭队列研究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建立中医院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队列,探究中医药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通过文献调查的方式,查阅临床研究和数据管理相关文献,分析国内临床研究应用数据管理软件存在的问题和中医
目的:观察分析苍附导痰汤对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血清及卵泡液内脂素(Visfatin)、游离脂肪酸(FFA)、人脂肪因子(Chemerin)的表达干预作用以及对卵母细胞质量、排卵过程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从脂质代谢角度出发,探讨苍附导痰汤改善痰湿型PCO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调节排卵功能、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效果的作用机理。  方法:选择76例中医诊断属痰湿
目的:通过对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阴亏虚证患者给予针刺配合隔药脐灸联合雌激素疗法,研究针刺配合隔药脐灸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理,为改善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阴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结局提供思路和方法。  方法: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析60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肾阴亏虚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两组,其中行针刺配合隔药脐灸联合雌激素疗法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行单纯雌激素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应用益气健脾固肺颗粒治疗肺脾气虚证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缓解期患儿,比较其与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儿童CVA开拓思路。  方法:将60例符合肺脾气虚证的CVA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健脾固肺颗粒,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两组均治疗2月,并随访6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主症:易患感冒、自汗、食少纳呆、腹胀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镇肝平喘方治疗哮喘的机制,并观察其对儿童哮喘发作期气逆热哮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参与临床观察的患儿分为2组,治疗7天。治疗组30例,采用镇肝平喘方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特布他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然后观察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  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药物、蛋白、疾病等数据库获取镇肝平喘方的成分及治疗哮喘的关键靶点。利用Cytoscape3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