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尤其是提高居民消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农村消费市场有众多的人口基础,是一个消费前景广阔的市场,合理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为研究对象,应用消费经济学理论,借助统计学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及方法,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机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深入地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快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文章在介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之后,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考察,先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总体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物价水平、收入分配、地区差异、人口结构等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再以选取2006-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的相关数据,运用Panel Data(面板数据)模型对不同收入户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进行了研究,从实证角度分析收入差异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逐步提高,生活质量也在提高;1990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呈良性发展,生存型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同时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不同收入户农村居民的面板数据模型表明,不同收入户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明显差异,收入差距是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