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加工贸易居多、低附加值、遭遇不同程度贸易壁垒以及环境成本高等弊端,外贸企业“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多。那么,的企业是否已经具备了走出国门的物质条件以及思想准备,应该以何种方式“走出去”,这些都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关心的重大问题。新-新贸易理论是当今世界前沿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解释当前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也就是企业选择出口或者FDI)是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中国企业当前面临的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正是该领域研究的内容,因而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好的结合点。因而,借鉴新-新贸易理论的框架分析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中国的现实与最新的国际贸易理论相结合,分析加入WTO对中国企业技术升级,及对外贸易的影响。对理论已经必要的扩展,并用中国的行业企业数据及部分上市公司的数据对理论进行了检验,提出中国企业国际化需要提高企业自身生产率,但对于一些生产率不是太高的企业不能盲目国际化,应该首先立足国内市场,待生产率提高到相应门限值后再选择“走出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当前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思路及相应的政策选择。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论,简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及文章的整体研究思路和脉络框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对相关理论和结论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假定及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从理论及实证两个方面对已有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贸易自由化视角下对新-新贸易理论进行了再审视,指出贸易自由化对新-新贸易理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新贸易理论的未来发展;第三章对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行了定性分析,回顾了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选择合适的指标来测度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选取初级产品贸易、农产品贸易以及工业品贸易进行说明,为了完整分析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也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第四章是理论模型框架部分,在已有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基础上,加入适合的变量,对模型进行了必要的扩展,为后文的计量实证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第五章是加入WTO对中国企业出口及技术升级影响的定量分析,本章分两个层次,首先使用行业企业数据分析出口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其中运用两阶段DEA方法对中国分行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静态与动态测度,其次,运用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出口与技术升级之间的关系,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出口及企业生产率产生的影响;第六章是政策建议部分,分析了新-新贸易理论视角下中国贸易战略调整及政策选择。第七章是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