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异乡——莫言“新历史小说”人性景观探析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红高粱家族》中,莫言还原了人在远古时代率性而为、稚拙天真、追求生命最本质的快乐和满足的性格特色,开掘了中国民间大地蕴含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激流,表达了试图建构中国“酒神”文化的渴望,用文本的方式完成了对十年“文革”戕害人性的审美反驳。 莫言继续游走于历史场景之中,在《丰乳肥臀》里,他传承了民族的母神崇拜心理,在烽火连天的战争背景下、在充满死亡气息的阴冷恐怖的历史之中安置了一个温暖祥和的女性世界,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母性情感的渴求。 在莫言的“新历史小说”中,以“自我”身份出现的主人公内心里都激荡着一种被“阉割”的痛感,这种痛感使莫言的作品在“狂欢化”的叙事基调上,又渗透着浓重的悲凉情绪。甚至可以认为,正是由于被“阉割”后自身生命的贫乏,莫言才在民间传奇故事的基础上推及开去,塑造了生命力充沛、性格果敢的“祖辈”形象。 在莫言的一系列“新历史小说”中,总是潜伏着一个为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主题,他笔下现实层面的人物,有程度不同的“臆想症”,他们视现实为人性永恒的异乡。就这一点而言,古今中外的大家们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都鄙薄现实,而将人性的理想家园构筑于能将人性引向美好彼岸的文学艺术之中。
其他文献
本文对古代文学家苏轼的思维特征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苏轼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他没有刻意地营构什么体系,对于以一贯之的“一”,他有意留下了悬念与虚位,从而充分体现
路遥作为一个蛰居在现代都市的乡村知识分子,浓厚的乡土情结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他的小说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独特的自然景观——黄土地,使陕北人的恋土恋乡
高燕原来是家外企的部门主管,在下了100次决心后,终于真正做了妈妈。可当最初的兴奋过后,宝宝的笑脸再也没第一眼那样甜美,妈妈的快乐也远没想像的那样持久。上班时的回忆简直和天堂一样美妙。高燕说:“我不厌倦孩子,可单一妈妈的角色,我确实厌倦了。”  生活状态骤然变化容易造成年轻妈妈倦怠症。造成“妈妈倦怠症”的原因很多:家居生活内容平淡,老公的忽略,不断遭受挫败感……。  更容易产生妈妈倦怠症女性类型:
期刊
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只有学生有了一定情
期刊
《列子》一书有较高的思想价值,既对老庄学派思想有所继承与发展,也是魏晋玄学思想的组成部分。论文主要从《列子》的思想阐发为出发点,以《天瑞篇》、《黄帝》篇及《力命》篇为
漂亮的女大学生廖佳,刚刚毕业就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到一家钢铁公司当文秘。工作不累,收入也不低,本来应该很满意的她,最近却十分苦恼:频繁的酒场应酬让廖佳烦躁不安,甚至焦虑恐惧!   2008年元旦,公司要召开一个业务招待会,副总经理赵林把她叫到办公室,“公司晚上要招待的几个大客户吃饭,这顿饭才是本次业务招待会的重点呀!你们小姑娘给客户敬酒比较有优势,一定要让他们喝好了,今年的订单才会给我们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