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匠精神”,这个具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词汇,自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且出现于党的十九大报告。“质量之魂,存于匠心。”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需要培育众多的“中国工匠”,更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各行各业都应倡导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风貌,更是人人都应追求的理想情怀和卓越品性。这意味着,弘扬工匠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立德树人的工作,因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不面对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工匠文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工匠精神就其传统意义来说蕴含着尚巧达善、精益求精、尊师重道、锲而不舍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包括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摒弃浮躁的专注精神、知中有行的实践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论述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亦即,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利于厚植工匠文化。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一方面,在理论上以工匠精神激励理想信念、锻造道德品质、更新择业观念、增强劳动意识、端正义利观念等理论路径;另一方面,通过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邀请工匠进课堂、开辟践行第二课堂等实践路径,使工匠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