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屯留地区石炭-二叠系页岩气成藏的构造控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山西省潞安屯留地区石炭-二叠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资料收集结合野外地质勘查和实验测试分析,对研究区石炭-二叠系页岩气地质特征、成藏过程及构造对页岩气成藏的影响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在资料分析和野外地质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划定下盒子组-太原组为研究层段,总结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史。研究区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和太原组总厚约189~434m。本区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的构造特征。自晚石炭世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三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研究区页岩储层发育规律,并优选潜在目标层。屯留地区页岩气L1井下石盒子组-太原组总厚约219m,由砂岩、泥岩、石灰岩和煤层组成。泥页岩孔隙以微孔和小孔为主,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天然裂缝极为发育,以微观裂缝为主。泥页岩储层的有机质含量较高,演化程度处在成熟-高成熟阶段。含气量在0.2m3/t~2.74m3/t之间,邻近煤层的泥页岩储层含气量较高。同时根据页岩气有利发育区评价指标,筛选出优势潜在目标层段,从优到劣排序为D(太原组)、B(山西组)、C(太原组)、D(下石盒子组)层段。其中C层段和A层段可作为页岩气的开发储备层段。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页岩气成藏过程和构造控制机理。该区埋藏史经历了晚石炭世-晚三叠世的快速埋藏时期、燕山早期的交替期及地壳的持续抬升期。泥页岩热演化及有机质生烃演化分为4个阶段,晚石炭世-三叠纪,本区处于正常地温场,生烃强度不大,运移作用较弱并以散失作用为主。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受热温度变小,泥页岩有机质演化进展几乎停滞,运移作用逐渐增强并以散失作用为主。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古地温急剧升高时期,大量生成热成因气,运移作用较强并以气体聚集为主。晚白垩世-第四纪,地温梯度接近正常地温场,页岩生烃作用基本停止,散失作用增强。现代构造对页岩气富集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分别是埋深、褶皱和断层的控制作用,并推测屯留地区为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
其他文献
说到学霸,我家就有一个,那就是我的外公。  放学回到家,“外婆,外公呢?”电视机旁没有外公的身影,我一边放下书包,一边奇怪地询问。“去图书馆了,”锅铲与铁锅的撞击声中传出外婆的回答,“都到饭点了还不回来,你快去图书馆找找他。”语气中透露着些许嗔怪。  外公只有初中文化,退休后在家摆弄着自己的那点菜园,直到……  我上学后,每天回家都有许多的“为什么”:“外公,鱼为什么不能飞?”“外公,萤火虫为什么
《民南区块精细油藏描述研究》主要是针对民南区块扶杨油层已接近中高含水期的开发现状及矛盾,为了控水稳油、挖掘油藏潜力而提出来的。随着新民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层非均
城市旅游地的发展经历了从单纯的旅游客源地、集散服务地到旅游目的地的过程,20世纪后期,我国城市化进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高度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段孢粉相为研究对象,根据长7段孢粉相特征划分不同类型的孢粉相,并通过孢粉相古环境解释方法,综合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特征以及生物化石发
与勘探阶段的静态环境相比,注水开发方式下油藏及储层特征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已开发油田测井解释及评价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在实验结论及理论研究的基
耳泽金矿属微细浸染型金矿,其赋矿地层为上二叠统岗达概组,容矿岩石为条带状大理岩。矿体呈板状、透镜状或囊状发育于耳泽背斜轴部的虚脱空间、破碎带和古溶洞中,顺层或切层产出
真德秀字景元,后更希元,号西山,福建浦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在朝历任王府教授、学士院权直、起居舍人、户部尚书、礼部贡举和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