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农村问题严重,出现了空心化、老龄化、经济落后的情况。针对日益严重的农村问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恢复农村活力,解决农村问题。传统村落是一类特殊的乡村,它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村落评定之后解决后传统村落时代保护及发展的平衡问题成为新时代传统村落工作的重点。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案例实证法等方法,总结了山东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现状特征,总结其保护发展的优势及问题,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进行划分,根据各模式特征及保护发展需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山东省后传统村落时代的保护机制及发展策略,最终选择山东省国家级传统村落博平村为案例,对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机制及发展策略。论文首先对山东省国家级传统村落在评定后的保护发展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以保护为主的青岛市雄崖所村、以发展为主的济南市朱家峪村和保护发展协同进行的临沂市竹泉村现状分析总结,得出山东省后传统村落时代保护发展的优势及问题。根据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划分为搬迁撤并类与特色保护类两类,通过对搬迁撤并类村落凤凰措以及特色保护类村落阿者科村的分析,总结两种发展模式特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在相关传统村落法规的管控下对这两类传统村落分别提出保护机制及发展策略。保护上的内容包括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机制及自宏观到微观的风貌保护机制,发展上的内容包括产业发展策略及人居环境改善策略。最后选择山东省国家级传统村落博平村进行实例应用,通过现状分析和资源整合,分析其为特色保护类传统村落,在保护上提出管理机制及历史风貌修复要求,在开发上提升第一、二产业,凸显历史文化,将其定位为集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体验及农业观光体验为一体的传统村落。论文通过对后传统村落保护机制及发展策略的研究,对后传统村落时代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保护机制及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个普适性内容,弥补了这一时间段保护发展情况及模式研究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受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针对我国这一时间段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社会主义新时期传统村落评定后的保护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