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购车需求增多,汽车保有量呈持续增长趋势,2014年新注册登记的汽车达2188万辆,保有量净增1707万辆,均为历史最高水平,在人们享受汽车带来便利的同时,与此而来的是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上升,其中,低速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自从2012年,我国C-NCAP首次将鞭打试验纳入其评价总分中,各大汽车公司对鞭打试验越来越重视。本文首先通过对某轿车驾驶员座椅进行基于鞭打试验的仿真分析,根据C-NCAP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评分,然后通过改变该座椅相关参数来探讨座椅结构参数对鞭打试验结果的影响,为座椅的结构改进提供了参考。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颈部损伤研究方法及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座椅系统的相关安全法规、标准并对比分析了欧洲的Euro-NCAP、美国的IIHS、日本的J-NCAP和我国的C-NCAP中鞭打试验的相关规定。第二章根据企业提供的座椅几何尺寸和性能参数,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多刚体座椅模型,进行了BioRID II假人的调用与定位,建立了三点式安全带模型及踏板模型,定义了假人与座椅、假人与安全带之间的接触,最后按照C-NCAP对模型施加了载荷,完成了鞭打试验模型的建立。第三章介绍了鞭打试验评分规则及假人伤害指标的计算,根据C-NCAP规定分析了NIC、颈部上剪切力、颈部上拉力、颈部上扭矩、颈部下剪切力、颈部下拉力、颈部下扭矩这七项指标的仿真曲线并对其进行了评分,从鞭打试验得分上看,座椅设计合理;但从各个评价指标的实际数值上看,还有减小的空间,因此下一步探讨座椅结构参数对各个评价指标的影响,以进一步减少颈部损伤。第四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座椅结构参数对颈部损伤的影响。头枕刚度方面:分别通过三个水平因子(0.5、1、2)乘以该座椅的头枕刚度来改变头枕接触刚度和头枕旋转刚度,并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结果与C-NCAP中鞭打试验的七项评分指标进行对比后,发现头枕刚度越大,特别是头枕接触刚度越大,颈部损伤越少,鞭打试验结果越好。靠背刚度方面:分别通过三个水平因子(0.5、1、2)乘以该座椅的靠背刚度来改变靠背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刚度,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减小靠背上部刚度和中部刚度,增大靠背下部刚度可减少颈部损伤,鞭打试验结果更好。头枕位置方面:分别通过三个水平因子(-20mm、0、20mm)来改变该座椅头枕水平方向位置和垂直方向位置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头枕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越接近头部,颈部损伤减少越明显,鞭打试验得分越高。第五章是全文总结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以及今后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