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早期骨性安氏III类患者经上颌骨前牵引上頜后,仅对部分患者有效,有必要寻找早期治疗的预后预测的指标值,即KIX值APDI比ODI的比值,为临床筛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方法:
1.对24例经上颌前牵引加正畸治疗的早期骨性安氏III类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的10个测量指标数据分析。
2.各类研究对像分成五组,在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分析7项指标数据。并作组间的差异性t检验。
结果:
1.上颌前牵引后SNA治疗前后增加,有高度显著性差异。SNB虽然治疗前后有轻微的减少,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
2.各组间除了腭平面角无统计学意义,其它各测量项目均有高度的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正常人群KIX值的均值在1.2以下。早期治疗组患者治疗前KIX值均值为1.51,治疗后KIX值均值变小1.36。早期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KIX值均值1.81,治疗后为1.83。
结论:上颌前牵引后能促进上颌骨的发育,下颌骨未见显著的变化。KIX指标值即APDI与ODI的比值,正常人群中的标准均值为1.1,手术和非手术的KIX指标值临界值1.5,是与T.Inami的研究基本一致,可作为临床早期治疗和延期治疗的初步筛选的诊断方法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