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修正对儿童欺骗行为的影响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欺骗行为是儿童认知研究和道德发展认知领域的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近来儿童决策行为的研究为儿童认知与道德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儿童认知发展与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研究,共包括五个部分,其中实验1、3利用连续信念修正范式考察儿童认知发展与决策发展情况,实验2、4结合欺骗任务范式探讨儿童道德认识、道德情绪判断与道德认知评价。最后,借助儿童决策模型综合探讨儿童认知、决策及道德认知发展,并将情绪因素(情绪理解及情绪伪装)及道德认知评价(情景因素)纳入到整个研究中,以全面考察影响儿童决策策略及道德发展的因素。所有数据通过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1)儿童的高级决策能力受到一般认知能力发展水平、情绪理解能力和认知评价的综合影响。个体的决策行为不仅由认知能力决定,还需对特定情境和条件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情景进行决策判断。   (2)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受到一般认知能力发展水平、情绪理解能力和道德评价体系内化的综合影响,并受到内化的道德认知评价和社会规则的约束。   (3)6岁是儿童欺骗策略发展的平稳期或最高水平阶段;7岁后,儿童对自身欺骗行为的道德判断和情绪伪装能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4)儿童欺骗行为是在综合认知发展能力与社会规范习得基础上产生的,对社会规范的正确习得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信息素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河南省本科院校
信息技术为教育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普通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结构在信息化教学的浪潮中日臻完善,而特殊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特殊教育
伴随无线通讯技术和移动设备的蓬勃发展,基于手机APP的学习模式,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行为。移动学习APP作为开放教育时代的新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