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水资源短缺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淡水短缺成为地区发展瓶颈。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问题的研究发现,以现有的技术支持,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大连市解决缺水问题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对自身丰富的海水资源进行淡化,用以满足现在及未来发展的用水需求。应用合理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对海水淡化项目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提高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大连市作为东三省在海上的重要门户,工业水资源消耗量巨大,故一直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本文以大连红沿河核电温排水淡化项目为研究对象,设计合理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以确定改项目方案是否可行。 第一部分,首先分析我国淡水资源现状和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然后根据国内外对海水淡化项目的文献资料,并阅读相关海水淡化经济效益的应用资料,分析探索未来海水淡化的进展趋势,为后续工作奠定研究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相关理论。首先对工程项目内容、特点和必要性进行了简单阐述;然后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不确定性三方面具体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指标详细论述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应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建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结合大连市水资源现状以及供需实际情况,对大连红沿河核电温排水淡化项目现状概述,阐述项目预期目标和项目实施情况,并得出结论:大连市水资源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所以红沿河核电温排水淡化项目十分必要,为后续项目分析提供背景环境和探讨意义。 第四部分,以大连红沿河核电温排水淡化项目以研究对象,通过上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构建该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并阐述相关程序和步骤,为第五部分数据分析提供框架结构和依据。 第五部分,首先以财务效益为重点,详细分析该项目的投资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并针对工程建设成本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然后,通过上述分析,得出项目进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类型,并相应提出对应解决措施。最后,得出项目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六部分,对全文做出总结,得出本项目研究评价的可行性。 本文的研究,既为大连本市接下来的海水淡化工程项目实施提供有益参考,也为国内其它地区海水淡化项目的建设提供借鉴,同时也为这些项目的经济效益拼接和分析研究提供参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