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且对环境友好的交通工具受到了各方的关注,这也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永磁同步电机由于其相对直流电机具有较大的功率密度和较异步电机更优的控制性能,成为了电动汽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本文在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方法,进一步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控制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的弱磁控制方法对电机进行了仿真研究和结果分析。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几种不同的转子结构进行了介绍,根据隐极式和凸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直轴电感值和交轴电感值的不同,建立各自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介绍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技术,分别为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技术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并对转子磁场定向控制中的零直轴电流控制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基于传统双电流调节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为了更好地展开对弱磁的分析,利用电压极限椭圆和电流极限圆的概念对基于双电流调节器的普通恒转矩弱磁控制和超前角弱磁控制进行研究,前者是通过跟踪恒转矩曲线与电压极限椭圆的交点来实现弱磁,后者则是通过补偿电流矢量的角度,再由角度和电流矢量的幅值给定交直轴电流,之后对最大输出功率弱磁控制进行了介绍。之后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单电流调节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在采用传统双电流调节器进行弱磁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在深度弱磁情况下电流调节器之间相互耦合程度加重的情况,易使控制系统失去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对基于单电流调节器的两种弱磁控制方法——电压角度法和变交轴电压法分别进行了研究。本文最后搭建模型对永磁同步电机最基本的矢量控制id=0和MTPA进行了仿真研究,对比两种控制方法在控制性能上的差异;之后分别对基于传统双电流调节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的几种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各自的仿真结果;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单电流调节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的两种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对两种控制方法下的波形进行了分析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