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CT的翼上颌区种植相关的解剖学研究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so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锥形术 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结合 Simplant 软件,对翼上颌连接部分高度和宽度进行定量测量,同时测量翼上颌骨支柱相对于Frankfort平面的长度和角度,为临床中翼上颌区种植手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行锥形术CT(CBCT)检查的患者104例,共208侧。将数据导入Simplant软件,应用Simplant软件自带工具进行测量。应用SPSS软件分析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差。结果 CT测量显示翼上颌连接部分高度平均值为14.72mm,最小值8.26mm。宽度平均值为9.12mm,最小值4.84mm。上颌结节点(MT)与翼上颌裂最低点(PF)的平均距离为19.33mm,最小距离为8.73mm。牙槽嵴点经过颧骨下嵴延长线与翼上颌裂最低点(PF)的平均距离为25.27mm,最小距离为13.78mm。结论 翼上颌区相关解剖结构的测量数据在特定位置测量的值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在翼上颌区种植体的植入病例中,需要对每个病人的解剖有透彻的了解,都应进行个性化的术前放射学评估和仔细充分的考虑。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应用一种碱处理超亲水表面种植体早期负荷1年后的临床效果,为种植体早期负荷修复的安全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杭州口腔医院平海院区VIP诊室的41例牙列缺损患者,其中20例为男性患者,21例为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2.3± 13.1岁,总共植入74颗碱处理超亲水表面的种植体(Thommen INICELL(?)ELEMENT),其中上颌27颗,下颌47
目的微血管减压术(MVD)由于疗效好、安全性高,并能完全保留神经、血管功能等特性,现已成为治疗面肌痉挛(HF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手术后症状复发。对于HFS复发的患者,再次行MVD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术中责任血管的判断、面神经根出脑干区(REZ)的充分减压以及垫棉的大小和放置位置等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并且二次手术术中会因为局部蛛网膜粘连、解剖关系不清而使难度加大,术后听力
目的 比较3D打印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氧化锆种植体与纯钛种植体在动物体内的骨结合和成骨效果的差异,评价氧化锆种植体骨结合性能。方法 分别将3D打印,CAD/CAM氧化锆种植体和钛种植体各20枚随机植入6只Beagle犬的胫骨内,8周后观察氧化锆种植体的成功率和骨结合能力,并与钛种植体进行比较,观察指标为种植体的成功率、反向扭矩值、骨接触率和种植体周围骨密度。数据采用SPSS17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上颌后牙缺失的中老年患者的CBCT影像学资料,测量并分析各无牙位点的上颌窦底壁形态、上颌窦宽度、上颌窦外侧壁厚度、腭鼻窝的高度和角度,了解上述解剖结构的一般特点,并探讨其与上颌窦底提升术之间的关联,以期为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CBCT数据库中选取上颌后牙区除第一前磨牙外至少有一颗缺失牙的500名患者的CBCT影像学资料,共7
目的体外研究两种新型通用型粘接剂以及四种表面机械处理对氧化锆陶瓷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口腔修复体的粘接提供参考。方法加工104个规格为4 mm×4 mm×6 mm的氧化锆陶瓷块,其中实验—随机选取24个瓷块喷砂处理后,按不同树脂粘接剂随机分成3组(n=8),F组:PanaviaTM F 作为对照,R 组:Single Bond Universal/RelyXTM Ultimate Cl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分析研究导师纪云西教授治疗不寐病的用药规律和诊疗特色,总结其治疗经验,传承其学术思想。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浙江省中医院纪云西教授在中医内科门诊中符合不寐病诊断的病案,按照纳排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资料导出,利用Excel201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Clementine12.0软件、Apriori算法、SPSS Statistic
目的 探讨中年脑出血患者(45~60周岁)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自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中年脑出血患者行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检查及相关生化检查,根据CMBs的检测结果,分为CMBs组和Non-CMBs组及轻度CMBs组、中度
目的:给予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干预方式,观察其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探讨适合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合理肠内营养支持方案,从而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缓解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提供免疫功能。方法:选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含铂双药姑息化疗的临床治疗基础上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绝经激素治疗(MHT)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低剂量与超低剂量MHT药物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获益与风险以及使用超低剂量时机。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我院,患围绝经期综合征并接受MHT的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女性135名。根据MHT方案中的雌激素剂量分2组:A组为低剂量组(N=100),B组为超低剂量组(N=35)。根据周期用药方案分为两个亚组,A1组采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导师在临床上常用的便秘协定一号方即“芪黄厚朴汤”治疗便秘患者中辨证为气阴两虚型且属于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来客观分析此协定方药在治疗此类便秘的临床效果,从而进一步阐述导师治疗此类疾病二十余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临床诊疗思维。研究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就诊于我院名医工作室肛肠科专家门诊的便秘患者,条件符合临床试验要求的66名病患,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予以中药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