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变转速泵控系统的位置控制特性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流体传动系统的控制方式一般分为两种:泵控和阀控。自从液压系统应用以来,泵控和阀控就一直各自占据各自应用场合的半壁江山,但是先期随着对控制精度的要求不断提升,阀控系统的应用场合逐渐多于泵控系统,这得益于一般阀控系统控制精确度高于一般泵控系统的缘故。但是随着人类能源消耗加剧,更加节能的泵控系统开始重新赢得人们的重视。因为就能量来说,泵控系统省去了因为阀控带来的能量损失部分,而这一部分占据阀控系统能量损失的44%之多。泵控系统的缺点是动态特性相对较差,且控制精度差强人意。因此若能有某种算法将泵控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升到最高程度,相信不仅能大幅提高液压系统的控制精度,又能大幅减少系统的能量损耗,那么人类可以将各类液压系统使用的年限、场合都会大大增加。鉴于此,本论文旨在寻求一种合理的提升泵控系统控制精度(如精确位移控制、恒定力控制等)的一种控制算法,能够大幅提高伺服电机直接驱动的泵控系统的响应特性和控制精度,为完成此目标,本论文设计了一座基于伺服电机的变转速带可变负载的位置控制系统,该系统是采用伺服电机直接驱动轴向柱塞泵,再由柱塞泵通过最简单阀直接带负载的方式,直接控制位置输出并采集控制输出数据形成闭环的控制系统。围绕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论文进行了多种算法(简单闭环、传统PID、模糊内模PID)控制下的变负载的控制特性实验,根据实验记录不断比较并调整控制算法,最后得到最优化的控制结果输出曲线等,完成了如下的具体研究工作:1)先对试验台进行三维UG预建模,搭建了从伺服电机驱动到轴向柱塞泵到简单换向阀再到负载的系统性试验台。在此期间,先进行了柱塞泵基本原理的分析,分析了伺服电机的基本控制方式,有传统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和迭代控制,以及几种控制方式的有机结合下的控制方式。分析了换向阀的伺服特性及响应特性。2)首先对控制系统的伺服电机进行了选型,并对必要的液压阀进行了合适的选型,在此基础上对几种控制算法下的空载特性进行试验并记录。比照之前理论上的柱塞泵特性结论,进行了验证。3)接上变负载(最终目标是粉末体负载)并设定目标位移值,对几种控制算法下的变负载控制特性进行了试验并记录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并找出了一般规律,对比几种控制算法的实验数据,比较了差距并分析了泵控系统性能的提升程度。4)分析了实验数据,对比与设定好的位移控制目标的差距,评价了几种控制算法各自的控制特性,针对各控制算法控制特性的不足,逐渐改进控制算法,比较了它们的优劣并将算法改进至了最优,记录下了泵控系统的控制特性数据。5)根据最终的控制结果输出曲线,分析了与控制目标的差距,分析了差距的可能原因,并对泵控系统的性能优化提出了方向,使得泵控系统的推广更上一层台阶。本论文所完成的研究成果以及理论模型与方法,将为后续进行的泵控系统的样机的制作提供了借鉴,为更加有效地复合系统的推广和更深层次的理论与实验分析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活环境经历了自然环境—农村环境—工业城市—现代化城市等四个发展阶段。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现代化城市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
从基本高程控制测量和变形监测的典型、实用的硬件条件出发,叙述光学、数字电子的自动安平水准仪及其原理;介绍了由水准测量误差规律制定的精密水准测量观测原则,由高差不符值计算每公里高差偶然中误差和全误差的大小;结合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采空区沉降变形监测,全面地总结了自动安平水准仪与高等级水准测量、变形监测的原理与经验,并提出基于3G手机的高程测量及其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分析指出了由于动压检测及变送精度等限制,风机跟踪系统不能维持足够的最小新风量,CO2控制则不一定能满足室内空气品质对新风量的要求。推荐专设风机系统,讨论了设计中应考虑的混合
文言文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近几年语文教材中古文和诗词的比例在逐渐上升,中学文言文选用篇目中出现词类活用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学生面对词类活用时容易出现混淆、辨认不清等情况,涉及语法知识的词类活用成为日常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通常将词类活用分门别类,并以分散的形式教授给学生,给学生增加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导致学生依靠记忆、练习仍无法做到灵活掌握,本选题意在帮助一线教师和学生巧妙、系统地掌握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帮助学生树立求知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