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北地区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mz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西北民居受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因素影响,形成了适应北方平原环境、融合黄河与运河文化、形成以自然适应性为基础、社会适应性为动力、文化适应性为核心内容的的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本文通过整合相关领域历史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研获得数据,从村落聚居、民居建造材料技术、民居采光与通风等方面分析了鲁西北地区民居建筑的技术特性。在总结鲁西北民居独特的地域技术特征和文化时代精神的基础上挖掘鲁西北地区民居建筑的人文艺术品格,以鲁西北文化为面,以文化交流方式为线,以典型建筑作品为点,“点-线-面”结合形成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建筑是文化的现象,也是文化的载体。”[1]分析和研究鲁西北地区文化精神内涵是深入探讨该地区建筑审美文化的基本条件,笔者结合鲁西北文化背景从价值取向、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四个层面探讨了鲁西北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总结出鲁西北地区以黄河文化为底本,经过运河文化、中西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南北交融,中西结合的文化类型,呈现出多元化、原生态、整体性的文化特征。自古以来,鲁西北生土民居中蕴含的自然而朴素的气候观念和建造技术是当地居民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鲁西北生土民居的建筑材料,正在由土、草、麦秸变成砖、石灰、水泥,进而向钢筋混凝土发展,目前数量减少面临消失。本文着重介绍了鲁西北地区生土民居的地域性特点,并对生土民居保护与利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作为鲁西北平原的主要城市,德州、聊城、滨州民居具有典型的北方平原民居特点,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德州、临清、聊城又成为重要的码头城市,从而使整个地区的民居形式受到了运河文化带来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明显运河文化痕迹的北方民居形式。本文结合建筑案例分析了明清时期德州、聊城和临清的城市民居,采用整体分析的方法,并从聚落形式、院落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系统整合了运河沿岸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并针对该地区民居形式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建议。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笔者发现鲁西北地区乡村新民居文化尚未形成,城市与乡村的趋同现象。鲁西北乡村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使乡村中心地带出现空置率高、文化内涵缺失的情况。本文在整合分析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及文化内涵,寄希望于在在鲁西北新农村建设中,以地域人文品格的民众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为出发点,结合本土的环境因素与社会文化,以改善人的居住、活动的环境空间为根本目的去寻找适合鲁西北新农村发展实践的道路。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能源需求不断上升。受资源禀赋制约,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买得到、买得起、买得好"的问题凸显,能源安全面临挑战。对此,必须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拓宽石油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需求急剧增长,对成果的现势性、准确性、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质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测绘地理
目的:观察耳内镜引导下行外耳道耵聍栓塞取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86耳)外耳道耵聍栓塞患者在耳内镜引导下应用耳科显微手术器械行耵聍取出。结果:全部患者耵聍均轻松一次性取
目的:探讨厦门市2~30个月儿童发育落后的患病率、发病原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 123例儿童用DST进行筛选,结果可疑或异常采用贝利婴幼
针对作者所在团队研制的沿输电线路地线行驶的巡检机器人,分别提出了基于倾角传感器、GPS和线路先验信息模型GIS的全局环境定位方法和基于行走轮编码器及其打滑识别、机器视
<正>盐酸托烷司琼(tropisetron hydrochloride)是一强效、高选择性的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由瑞士诺华公司研制开发,在参照国外已开发上市品种的基础上,我们研制开发了
热轧盘条表面结疤是盘条表面缺陷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盘条在下游工序加工的生产效率和成材率。对热轧盘条常见的不同类型表面结疤进行了归类与分析,从连铸和轧制工艺的
新生代农民工日渐成为整个农民工队伍的主体,成为活跃在城市建设中的新型主力军。本文基于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田野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新生代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形成过程。
过去,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人们较多的关注城市而忽略乡村;近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化发展,人们对乡村的关注度空前提升。济南市的南部山区是其广大乡村腹地之一,南部山
总结国内外动漫行业发展规律不难看出,当今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价值。一部动漫作品的诞生是以创意为基点,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逐步实现,形成最终效果,作品产生并在主流媒体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