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导致婴幼儿急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之一,但其免疫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旨在了解急性RV肠炎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15和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急性RV性肠炎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2月,留取因急性腹泻(病程<4天)入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化医院儿科的87例患儿粪便及血清标本,血清冻存于-70℃冰箱中。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RV-Ag)及血清中特异性轮状病毒IgM抗体(RV-IgM),对46例粪便RV-Ag及血清RV-IgM同时阳性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5(IL-15)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选择同期同龄正常儿童的血清2l份作为正常对照。
结果:87例急性腹泻粪便标本中RV-Ag阳性53例,阳性率为60.9%;血清标本中RV-IgM阳性49例,阳性率为56.3%;粪便RV-Ag及血清RV-IgM同时阳性46例,阳性率为52.8%。46例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IL-2、IL-15及TNF-α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或0.05)。其中,IL-2含量与采血当日的大便量呈负相关(rs=-0.381,P<0.05);呕吐组与未呕吐组比较IL-15含量明显升高(P<0.05);重型组与轻型组,发热组与未发热组比较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TNF-α含量与腹泻次数呈正相关(rs=0.436,P<0.01)。
结论:细胞因子IL-2、IL-15、TNF-α在轮状病毒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且与临床症状及病情轻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