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阶段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使用都是以翻模为主,即根据已经设计好的结构图纸建立该工程项目BIM模型,并利用该三维BIM模型来反向验证设计,也即通常所说的逆向设计。虽然翻模能够丰富之前二维图纸不能表达的信息,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错漏碰缺情况,但是翻模的工作量是在原有设计工作量基础之上额外增加的。BIM正向设计是从一开始确立工程项目时就根据项目要求建立项目信息模型,即设计人员根据项目要求在三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使用都是以翻模为主,即根据已经设计好的结构图纸建立该工程项目BIM模型,并利用该三维BIM模型来反向验证设计,也即通常所说的逆向设计。虽然翻模能够丰富之前二维图纸不能表达的信息,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错漏碰缺情况,但是翻模的工作量是在原有设计工作量基础之上额外增加的。BIM正向设计是从一开始确立工程项目时就根据项目要求建立项目信息模型,即设计人员根据项目要求在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共同创建项目模型,然后将模型数据移交下一建设阶段。但是囿于BIM技术才兴起不久,技术不是很成熟,其优点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特别是BIM正向设计在我国工程项目中应用的情况仍然很少。所以有必要对BIM正向设计进行研究,挖掘其潜能,本文以BIM正向设计为主旨入手,根据连续刚构形式的桥梁,做了以下主要内容的研究:(1)以连续刚构桥为基础,探讨基于Revit平台的连续刚构桥BIM正向设计,分析连续刚构桥设计阶段模型应达到的深度,并对构件进行划分编码。分析连续刚构桥方案设计阶段设计的内容,将BIM正向设计思路应用于其中。分析BIM正向设计协同方式,提出了“CRMN”正向协同设计平台的正向设计方式。将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建立连续刚构桥BIM正向设计流程,使得可以直接在基于Revit平台的三维设计环境中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2)根据Civil3D创建地形曲面的三种方法,结合Revit和Civil3D,在Revit中创建地形。研究连续刚构桥异型构件,得出了参数化设计异型构件族的方法以及连续刚构桥构件族库的管理方式。对Revit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钢筋插件,并在Revit工具面板创建插件按钮,使得可以在Revit平台快速建立钢筋。结合Revit与Dynamo拼接连续刚构桥各个构件族,实现快速组装连续刚构桥整体三维模型。(3)以某连续刚构桥工程项目为例,在方案设计阶段,就直接在Revit中建立该项目三维信息模型,然后将该模型数据导入Midas civil进行计算,并利用开发的钢筋插件快速建立该项目钢筋模型,再将建好的模型进行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测,施工模拟等,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连续刚构桥BIM正向设计方法可以实现该项目的完整设计。
其他文献
化学作为一门在分子、原子、原子团等微观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它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行、农林医疗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从化学的研究对象出发,微粒观已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物质性质的重要角度。微粒观作为中学化学基本观念之一,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有重要的意义。宏观、微观、符号三个表征之间互译特点使得化学的学习有别于其他自然学科,这种特殊性使得化学教学应采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结
斜齿端曲面齿轮副复合传动机构一种新型复合传动机构,该机构由斜齿端曲面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在垂直面上相互啮合,在斜齿端曲面齿轮轴向输出动力和直线往复运动,在切向上输出不定传动比的旋转运动,实现了在相交轴间传递速度和动力。与传统复合传动机构相比较,该复合传动机构具有传动准确,简化机构,结构紧凑和复合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可以替代传统复合传动机构,在农业工程和航天工程等民用和国防领域有着丰富的潜在价值。所以对
一直以来,空间复合传动都只有靠杆机构、凸轮机构及齿轮机构等基本机构组合来实现,不可避免地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等缺陷,而偏心端曲面齿轮复合传动机构的出现弥补了轻量化、高效空间复合传动方面的空白,其作为一种渐开线齿轮传动,具有传动精度高、承载能力大、体积小等优点,在空间复合传动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偏心弧齿端曲面齿轮复合传动机构是在综合分析现有空间齿轮复合传动机构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空间变传动比齿轮
无水石膏在我国储量巨大,而应用面则相对窄,主要用于水泥行业,大量无水石膏成为矿山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研究表明无水石膏物理性能优良,化学性质稳定,具备作为高分子材料填料的条件。由于无水石膏表面与高分子基体相容性差,易导致分散性差,因此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应用时需对其进行表面修饰。磷酸酯是一类兼具极性磷酸基团和非极性有机官能团的物质,本文通过使用磷酸酯修饰无水石膏表面提升无水石膏在高分子复合
齿轮是机械传动系统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而良好的润滑是保证齿轮正常传动的必要条件。在高速、重载等工作环境严苛的齿轮传动中,如果齿轮润滑系统设计不合理,齿轮啮合处不能形成有效油膜,会导致齿面直接接触,摩擦系数和次表面应力过大,引起振动噪声大、发热损失大等问题,将直接影响传动系统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开展齿轮接触界面热弹流润滑仿真研究,准确获取齿轮啮合处的油膜厚度和摩擦系数等弹流润滑特性参数,对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