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关键环节,也是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监管的核心。文章首先对历史上各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测度与评价方式加以介绍,对信息披露水平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的现有文献成果加以回顾和总述。在此基础上,参考当前已有的信息披露评定结果对当前我国证券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特点和薄弱环节。进一步选取合适变量构建模型,对信息披露对绩效水平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使用2006——2015年深市A股主板公司为样本,参考深交所在2013年修订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对各年度披露情况的评级,以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深圳交易所于每年度公布一次的考评等级为研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考察其与公司绩效水平的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力度是提升国内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质量的基础,加强公司治理,以及社会各方的监督能力是规范信息披露行为的关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学者们目前更多关注的是构建不同模型和算法,从各个角度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评价,而对于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水平的研究不多。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应用我国近十年的资本市场数据和深交所的信息披露评级数据,分析检验了信息披露行为对公司绩效的作用;二是结合资本市场实际考虑到模型可能存在的偏差,选择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并应用稳健性分析与相关性检验,提高研究的严谨性。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本段落主要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和写作意义、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对文章主要分析方法和文章总体结构进行说明。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本部分主要围绕国内外针对信息披露领域文献成果进行探讨,总结历史上的文献成果、经验以及存在不足。本部分分为两个方面,2.1为国外学界对已上市企业信息披露水平的测度与评价文献回顾,包括现有文献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指标和测量方法,以及各类方法与现实的拟合程度。2.2为国内学者对已上市企业信息披露水平的测度与评定、以及披露行为产生的后果、水平与绩效等因素的关系文献回顾。第三部分,信息披露概述。本部分包括五个方面。3.1说明信息披露的含义。3.2介绍信息披露的一般质量要求。3.3从信息披露的概念出发,阐述了这一研究方向的理论基础,包括信号传递理论、有效市场假设、规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后面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3.4从法律监管体系角度,对信息披露制度规范、监管要求具体形式进行介绍。3.5对我国和国外在实践中应用的证券信息披露水平考核方式进行介绍,同时对各考核方式的优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究,对我国深圳交易所的考量体系进行了着重介绍。第四部分,我国信息披露现状及成因分析。该部分首先总体描述国内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情况。接着从公司治理、外部监管等不同角度对当前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详细阐述。第五部分,研究设计。该部分对研究假设、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进行阐述,同时对关键因素的替代变量选择进行详细介绍,根据假设构建回归模型,对模型中各变量含义进行说明。第六部分,实证结果与分析。首先是描述统计分析,依据深交所每年度公布的考评结果进行描述统计,从信息披露总体情况、考核等级与绩效水平(净资产收益率)关系,以及其他所选变量等不同角度进行统计,指出我国信息披露的特征和存在问题,同时对其与绩效的关系进行描述性分析。随后探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绩效水平的关系,根据前文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变量间的关系。最后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该部分对本文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分别提出建议,最后对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予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