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虚拟企业(HTVE)治理机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竞争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许多中小型高技术企业难以具备满足某一市场需求的所有资源和能力,迫切需要通过整合外部优势资源和能力来分散投资风险和提高创新效率。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组建高技术虚拟企业(High-tech Virtual Enterprise,HTVE)成为高技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成员企业间能力的互补和资源的共享,使得HTVE具有传统单一实体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然而在现实中许多采用HTVE形式的合作项目往往半途而废,究其原因是面对不确定因素成员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HTVE的治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根据HTVE的特征,本文提出了HTVE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并构建了多重互补的治理机制体系。对现有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拓展性研究,使HTVE共同治理的思路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实体企业公司治理理论的束缚、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构建了由信任机制、柔性契约机制、组织协调机制、治理绩效评价机制和治理支持系统构成的HTVE治理机制体系的总体框架,并对各种机制分别展开研究。 对于信任机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信任的治理功能进行了分析,并从信任的建立机制和促进机制体系两个方面对HTVE的信任机制展开研究。结合HTVE信任的产生过程,分析了合作伙伴间信任关系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三种信任建立机制。构建了具有信任评审、信任保障和信任激励功能的HTVE信任促进机制体系。为成员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应用扩展到知识、技术资本范畴,提出了HTVE柔性契约机制。构建了以核心企业层契约为主的契约网络层次结构,对协议的基本框架进行了一般性的规范设计,研究了不同合作模式下契约形式的选择。并指出通过制度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来规范关键合作要素,通过动态检查措施来保障合同的有效实施。柔性契约机制具有很好的动态性,为成员间合作协议的制定提供了一套具体的解决方案。 对于组织协调机制,基于协调理论构建了由组织层协调和决策层协调组成的双层协调体系。应用holon建模理论和方法,建立了HTVE系统运作模型以实现成员企业间功能和流程重组,并建立了一般协调模型以辅助成员间关系的总体协调。提出协调决策目标的层次化管理思想,运用和谐管理理论设计了决策问题的协调规则,讨论了HTVE联合决策治理机制的主体数量及成本效益问题。为HTVE的组建及运作提供了协调策略。 对于治理绩效评价机制,基于绩效棱柱模型建立了HTVE治理绩效评价的基本管理模型。给出了HTVE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并分别从整体绩效和成员企业绩效两个角度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相应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的选择。该机制贯穿于HTVE整个生命周期,具有事前预测、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的作用。 为了使所设计的治理机制在HTVE中更好地发挥效能,设计了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群体决策的治理支持系统。对HTVE的整个治理流程、系统解决方案及总体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构建了具有合同管理、协同运作管理和绩效评价功能的执行信息中心。基于群体决策任务结构化理论和研讨厅技术设计了协调决策中心。 为了检验所设计的治理机制,结合理论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并针对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HTVE合作项目进行跟踪研究,将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实证结果表明治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的研究,为HTVE这种典型网络组织的治理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能对HTVE成员企业关系的有效协调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在内容设计上对成员为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HTVE有所侧重,但对大型高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的治理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交媒体日益普及,人们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者能够轻松自主地获取各种信息,甚至可以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同时,对企业来说,社交媒体的公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国际化的发展,企业之间已经从传统的依靠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竞争方式逐步走向依靠技术优势的竞争方式。围绕如何提升核心技术能力,企业创新出了多种技术获取方式,包括内部技术获取方式和外部技术获取方式。作为外部技术获取方式的一种,技术并购正在以其特有的优点成为企业技术获取的主要方式之一,成为企业控制权转移的重要形式。过去,由于技术并购主要出现在技术先进、科技产业发达、科技型企业数量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