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褐指藻的混合培养及代谢流量分析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agicg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藻类作为初级生产者,将成为21世纪人类食物、药物、化工原料及能源的重要来源。藻类传统养殖技术效率低,细胞产量远远低于预期目标。在混合营养培养时,微藻细胞能够同时利用光和有机物作为能源及同时利用有机物和无机物作为碳源进行生长。本课题尝试将乙酸乙酯用于三角褐指藻的培养,通过混合营养培养方式,提高三角褐指藻的细胞生物量,从而提高单位培养体积的脂肪酸含量,并对三角褐指藻的碳代谢流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本课题考察了不同浓度的乙酸乙酯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产物积累、光合作用特性等生理状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低于1.8g/L时,乙酸乙酯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不产生负面影响,并能提高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和部分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另外,光合作用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加入乙酸乙酯后,三角褐指藻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P_m降低、呼吸作用速率风增加,这证明了乙酸乙酯是以有机碳源的形式被藻细胞利用,三角褐指藻以混合营养的方式生长。本课题也对三角褐指藻的代谢流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代谢流量模型和检测部分物质的代谢速率,从而计算出三角褐指藻在光自养和混合营养培养过程中的代谢流量。实验及计算结果表明,在光自养培养时,三角褐指藻主要的碳源和能量来源是光合作用;在混合营养培养时,藻细胞的主要碳源和能量来源可能是乙酸乙酯的水解产物。细胞光合作用减弱,但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通过磷酸戊糖旁路被消耗,为细胞的大量增殖提供生命物质,从而导致细胞生物量的增加。在代谢过程中,仅有1.86%~7.06%的乙酰辅酶A流向脂肪酸合成代谢。这说明三角褐指藻在合成次级代谢产物过程中,对外源有机碳源的利用率较低,但这为三角褐指藻的基因改造和培养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组织工程学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遵循发育生物学的规律,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将人体某部分的组织细胞种植在某种生物支架上人工培养,然后移植到人体所需
校园环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属于校园的显性文化。绿地空间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绿化、美化校园,创造校园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它还具有反映某种教育
民间音乐作品,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一种,在中国还未受到足够的关注,但这种艺术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确是大量存在的,西部民歌权属纠纷案、《乌苏里船歌》案、《好汉歌》侵权案
<正>从少年到青年,直到进入耄耋之年,世界改变了很多,但时光从未改变的就是他对科学的信仰。他,就是中科院院士葛墨林。葛墨林简介1938年12月5日生于北京,理论物理学家。1961
约瑟夫·康拉德以其非凡的创作成就与艺术主张,在20世纪文坛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一席。他的小说自问世以来不断受到评论界的关注。批评家从作者到文本,从读者到社会,多视角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