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对哥特小说的继承与发展——爱伦·坡的恐怖小说解析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k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心理恐怖小说和独特的恐怖小说美学理论对后世的诸多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爱伦·坡恐怖小说美学效果的探究,我们发现,爱伦·坡的小说创作深受19世纪哥特小说的影响,他的作品在很多方面都可以找到哥特小说的影子。但爱伦·坡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局限于哥特小说原有的框架,而是在创作中加入了象征主义和心理描写等不同元素,极大地拓展了这一领域。本文将通过对爱伦·坡不同时期恐怖小说的剖析,具体探讨爱伦·坡小说对哥特小说的继承和发展,及爱伦·坡“效果统一论”等美学理论对其恐怖小说创作的影响和最终所达到的美学效果。本文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爱伦·坡及其主要作品,以及国内外关于爱伦·坡作品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探讨哥特文学并分析爱伦·坡作品中主要的哥特因素——其恐怖小说的主题、阴暗的背景、故事发生的时间和故事中的哥特式人物,证明爱伦·坡深受19世纪哥特小说的影响。第三章从三个方面探讨爱伦·坡对哥特小说的发展:心理恐怖、爱伦·坡哥特小说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以及其小说中运用的象征手法。第四章探讨爱伦·坡的“效果统一论”,并从崇高论的角度分析其恐怖小说的美学效果。爱伦·坡在其所写的短篇小说中几乎都运用了他的“效果统一论”,成功地营造出恐怖效果,引起读者极大的心理恐怖。此外,在爱伦·坡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伯克的崇高论的变体,将崇高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第五章为结论:爱伦·坡在恐怖艺术方面做出了重要的革新。他对哥特小说的继承和发展对文学乃至文学以外的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究汉-英文学翻译中文化的传输可能性,即文化在汉英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是否能被成功传译。如果可译,可译度是多大。同时结合文化翻译理论,对《围城》译本中的文
本文从赵健秀塑造的父系英雄形象出发,探讨他所倡导的华裔感性及其文学创作中的华裔美国人的生存观,即华裔美国人以追求自我解放和生存为精神内核,以反抗白人强加给华裔美国人,尤
艾米莉.勃朗特是维多利亚时期一位杰出的作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小说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一些学者从主题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例如爱情,宗教,道德,阶级斗争;一些学者从写作技巧,写
习语性是使话语表达自然流畅并为本族语者所接受的一种语言特性。它是地道语言选择的表达方式,是作为确保语篇自然流畅的参数之一。语言中的习语性现象是与本族语者所偏好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