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化社会伟大目标的提出,如何合理的开发、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促进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成为教育学者和社区教育管理者不得不关注的焦点之一。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现场观察、访谈以及座谈等方法,对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教育进行研究。 当代中外城市社区形态和功能的快速演变是得力于近代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上个世纪末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同时,大量农村人涌入城市,给城市人口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城市社区问题已突出地表现出来。100多年来,社区教育在世界上得到了重视并且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我国的社区教育受其影响很大,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上海市嘉定区对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教育的启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 社区就是一定地域内由一定量的人口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的要素不但包括地域、人口、文化和组织,而且还包括共同的心理归属。关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称呼很多,诸如“农民工”、“外来民工”、“进城务工人员”等等,用于区别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本文中,笔者所要关注的也是这一群体,把其称为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是以提供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为目标的教育,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免费性、平等性和全民性。本论文笔者把上海市嘉定区作为“大社区”范畴进行研究,重点探索嘉定区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管理对策。 文章首先就社区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进行探讨,然后主要就嘉定区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嘉定区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的管理问题与对策。问题和对策分析大都从宏观着眼,着重就嘉定区开展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有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探索,其中借鉴了一些美国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的经验。论文既注意嘉定区现实问题的解决,同时也用超前一步的眼光来审视其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思路。本论文的主旨在于通过对嘉定区现状的研究,结合嘉定实际,审视其优势和劣势,构造嘉定区教育服务的立交桥,营建“教育超市”,形成自己的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模式,成为“人人皆学之邦”,走嘉定社区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教育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