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2型糖尿病(T2DM)和恶性肿瘤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两大重要疾病,自Maynard提出二者相关概念以来,研究者们一直探索其可能机制,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特征,回顾性的分析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此外从分子免疫角度,研究恶性肿瘤合并T2DM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SVCAM-1的含量变化,进一步探讨恶性肿瘤与糖尿病的相关性以及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04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治疗、病历资料完整的670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合并T2DM患者684例,非合并T2DM患者6016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肿瘤类别构成及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临床参数方面的差异。收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间接受初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02例,其中合并T2DM恶性肿瘤患者34例作为实验组,同期肿瘤类型、疾病分期、卡氏评分和采取治疗方案等与实验组均具有可比性的非T2DM恶性肿瘤患者68例作为实验对照组,同时选取内分泌科住院的3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实验组每周期化疗前后血清VEGF和SVCAM-1的含量。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F检验,组内比较采用LSD-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比较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恶性肿瘤合并T2DM的分布情况
1.1.恶性肿瘤患者中T2DM的合并率为10.2%(684/6700),与合并T2DM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消化系统肿瘤、肺癌、子宫内膜癌构成比居前三位;两组患者消化系统肿瘤类别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T2DM患者罹患的消化系恶性肿瘤中以结直肠癌最为常见,其次为胰腺癌,肝癌,胃癌等。
1.2.合并T2DM组患者的年龄、空腹血糖、BMI、HbA1c、血脂以及动脉硬化指数等参数均高于非合并T2DM组(P<0.05)。
1.3.合并T2DM组的年龄、空腹血糖、BMI、HbA1c、血脂以及动脉硬化指数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
1.4.合并T2DM患者在p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方面与非合并T2DM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提示合并T2DM患者罹患肿瘤的恶性程度高于非合并T2DM患者。
2.三组间血清VEGF、SVCAM-1的表达
2.1.三组间第一周期化疗前患者血清VEGF、SVCAM-1的表达
2.1.1.化疗前,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VEGF、SVCAM-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即单纯2型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2.化疗前,非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VEGF、SVCAM-1的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3.化疗前,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VEGF、SVCAM-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非合并T2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2.三组间第一周期化疗后患者血清VEGF、SVCAM-1的表达
2.1.2.1.第一周期化疗后,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SVCAM-1、VEGF的表达水平与非合并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2.2.第一周期化疗后,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SVCAM-1、VEGF的表达水平所有下降但与单纯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3.三组间第二周期化疗前患者血清VEGF、SVCAM-1的表达
2.1.3.1.第二周期化疗前,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SVCAM-1、VEGF的表达水平与非合并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3.2.第二周期化疗前,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SVCAM-1、VEGF的表达水平有所上升但与与单纯T2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4.三组间第二周期化疗后患者血清VEGF、SVCAM-1的表达
2.1.4.1.第二周期化疗后,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SVCAM-1、VEGF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4.2.第二周期化疗后,合并T2DM组患者血清SVCAM-1、VEGF的表达水平进一步上升,与单纯T2DM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合并T2DM组组内血清VEGF、SVCAM-1的表达
2.2.1.合并T2DM组第一周期化疗前与第一周期化疗后两因子比较
合并T2DM组第一周期化疗后VEGF、SVCAM-1表达水平较化疗前下降(P<0.05)。
2.2.2.第二周期化疗前与第一周期化疗后VEGF、SVCAM-1比较
合并T2DM组第二周期化疗前VEGF、SVCAM-1表达水平较第一周期化疗后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3.第二周期化疗前与第二周期化疗后VEGF、SVCAM-1比较
实验组第二周期化疗后VEGF、SVCAM-1表达水平较第二周期化疗前均继续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非合并T2DM组组内患者血清VEGF、SVCAM-1的表达
2.3.1.非合并T2DM组第1周期化疗后VEGF、SVCAM-1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非合并T2DM组第2周期化疗前VEGF、SVCAM-1较第1周期化疗后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3.非合并T2DM组第2周期化疗后VEGF、SVCAM-1较第2周期化疗前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2型糖尿病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其中以消化道肿瘤最为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应常规注意肿瘤的筛查,特别是肥胖者以及HbA1c处于高水平状态者,要特别注意,并且应结合影像学检查,以除外恶性肿瘤的发生。
2.合并2型糖尿病的恶性肿瘤患者动脉硬化指数较高,心脑血管危险性增加,因此对于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抗动脉硬化的治疗亦显得尤为重要。
3.合并2型糖尿病的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分期较晚,预后较差。
4.sVCAM-1、VEGF的表达量与糖尿病和肿瘤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
5.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适当的化疗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但是随化疗周期的增加并未见对此类病人有明显益处,化疗则应慎重选择,注重化疗对血糖影响的同时更应注重对机体全身状况的影响,诸如对机体免疫力等方面。
6.有效的化疗可以减轻患者机体瘤负荷,非合并2型糖尿病组随化疗周期的增加VEGF、SVCAM-1表达水平均下降,因此VEGF、SVCAM-1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成为评价肿瘤患者化疗效果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