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核能的大力发展,环境辐射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1]。核探测器是辐射防护环境监测中相当重要的部件,因此,整个系统或装置的良好运行是依附于核探测器的可靠稳定性。核探测器输出信号不同于普通传感器,信噪比低,背景杂波强;常处在高温高辐照恶劣工作环境,以致仪器故障频繁,出现误判误报,影响正常生产[2];同时核仪器的数字化是一种趋势,存在稳定可靠、自动故障智能诊断及快速定位的要求。为此本人以课题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依托,借鉴国内外核探测器故障诊断研究的科研成果,而且目前数字信号处理的有了很多突破发展,结合核探测器的数字化信号(A/D)的发展,分析核探测器输出脉冲信号波形特征的改变与探测器工作状况之间的关系,来达到核探测器故障监测记录的目的。研制出了一种核探测器故障监测记录装置,该装置有两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1)为核信号波形数字化获取与处理,将核信号波形实时显示在LCD彩屏界面并记录存储数据。工作模式(2)为多道幅度分析器,将原始信号最终处理成为峰值信号传至STM32,为保证程序编写与数据处理便捷,系统装置LCD模块的处理界面是基于STemWin软件而研发的。使用该界面对采集到的峰值信号数据进行分道、平滑、寻峰、稳峰等处理,最终得到γ能谱。该装置由前端模拟电路、高速A/D转换器、高性能微控制器STM32F407与LCD显示模块组成。前端模拟电路主要由探测器(溴化镧LaBr3(Ce)探测器、碲锌镉(CZT)探测器)、信号程控放大整形电路、峰值检测保持电路、高速A/D转换器等组成,将探测器输出核信号最终处理成为数字信号传至微控制器STM32F407。其中LCD显示模块LCD是由FSMC接口来驱动的,其优势是刷屏速率较快,从而达到波形重现的要求。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了 Kei15开发软件,并且在界面设计平台采用STemWin,其中GUI编程部分只需要调用图形函数库,因此减短了整体的开发时间。同时还添加了 SPI FLASH电路及USB转串口电路,对采集数据文件进行存储及上传到PC机。经过理论计算分析与实验测量,整个装置系统的性能良好,同时基本达到了设计的预期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