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金融危机频发的世界经济环境下,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受重视,没有实体经济的繁荣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在产品市场化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要素市场上的改革还不够深化。为了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在要素市场上做足文章。要素市场有没有效率关键看要素价格是否合理,如果要素价格存在扭曲,就不可能成就一个有效率的要素市场。本文旨在研究在工业要素市场上,是否存在价格扭曲的现象,若存在,那么价格扭曲的程度如何,价格扭曲呈现的特征又是如何的。为了获得价格扭曲度的测算值,本文首先构建了工业资本存量估计所需数据,测算了分行业不同年份的资本存量值;其次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特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表明中国工业的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无效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技术效率的拖累表明在资源配置上存在无效率的现象,这与价格扭曲是相关联的。然后重点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度的测算过程和基本特征,论述了价格扭曲与市场化和生产率的关系。对要素价格扭曲的分析发现不论在何种形式的生产函数条件下,要素市场均存在价格扭曲现象。虽然不同的生产函数表现出不尽相同的价格扭曲度,但是要素价格扭曲度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对市场化,价格扭曲和生产率关系的分析表明,这三者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价格扭曲处于核心地位,解决价格扭曲问题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方式,而解决价格扭曲主要靠不断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最后在对要素价格扭曲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消除价格扭曲的基本路径。要素市场化改革中重点需要把握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力供给结构的问题,二是利率市场化的问题。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合理的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形成;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有赖于投资效率的提高和市场化工资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