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范围来看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小范围内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也是方兴未艾。现阶段,中学地理改革当中较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关注度不断增加,而地理课堂互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助于教师明确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教师真正实现为了学生的理解而教。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意识到要改变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更多的教师也意识到地理课堂互动教学行为与地理课堂有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互动行为是个复杂的动态结构体,单纯的质性分析与评价往往会由于主观性因素过多而可信度不高,单纯的量化分析又易错失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闪光点,武断而片面。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互动行为为研究内容,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FIAS),通过文献法、视频分析法等方法,对地理课堂互动行为进行研究。首先,笔者在保留原有的弗兰德互动分析评价量表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地理课堂教学实际编制出新的地理课堂互动评价量表。以遴选出的十节比较有代表性的高中地理课堂视频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新的地理课堂互动评价量表,收集十节高中地理课堂视频的课堂教学互动行为数据。其次,运用矩阵分析法与比率分析法对收集的课堂互动行为数据进行了详细的量化分析,同时又以笔者的课堂观察记录作为质性分析以补充与弥补量化分析的不足之处。从而找出当今地理课堂互动行为中存在的问题:(1)课堂互动教师行为占绝对主导地位;(2)课堂互动学生主动行为相对不足;(3)课堂互动行为情感沟通较少;(4)地理实验数量少且有效性不高。再次,根据分析得出的课堂互动行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找出影响地理课堂互动行为的原因:(1)教师教育观念僵化,应试观念强;(2)教师备课环节缺失,应对课堂生成能力不足;(3)学生发展特点影响,独立性与向师性共存;(4)学科相关研究不足,缺乏理论指导;(5)缺乏完善的课堂互动评价工具,反思改进少。最后,提出改进地理课堂互动行为的方法与策略:(1)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改进教师不正确的互动行为观念;(2)以学生特性为依据,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互动的能动性;(3)以立德树人为依据,增强师生情感沟通的频率及深度;(4)以有效性为依据,加强课堂互动设计提高活动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