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域联合的SVC层间预测及模式选择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a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和IP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各种视频应用的普及,人们对图像编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编码技术达到较高的压缩效果,而且要求它能够根据传输条件和应用场合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图像质量。传统的视频编码技术无法适应差异如此广泛的应用场景,于是可分级视频编码(SVC)技术应运而生,称为近年来视频编码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论文首先阐述了可分级视频编码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动向,然后基于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深入研究了SVC中空域可分级的层间预测和模式选择技术。首先,针对Inscale算法会使在空域预测过程中产生系统性偏差,以及将时-空残差分别进行预测造成的计算上的复杂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空域联合的层间预测算法(M-Inscale),基于新的高低频划分方法、通过图像高频部分的预测过程来改善低频部分的量化误差,有效地利用空间和时间的相关性去除层间冗余信息。其次,对宏块级模式选择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SVC的编码复杂度分析,分析了相邻空域层的宏块模式相关性,层间残差预测模式的复杂性,提出了SVC的模式选择优化算法,该算法不仅可以用于M-Inscale,并且可以用于一般情况下JSVM的模式选择。它通过普通模式优化、低时间级宏块优化和层间残差预测优化等三个层次代价比较,改进模式选择的效率。   通过对标准测试序列的实验结果证明,低码率的情况下,M-Inscale算法可以取得比Inscale算法更好的性能,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而新的模式选择优化算法在保证PSNR和比特率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能够使基于M-Inscale的SVC平均编码时间减少约45%、使标准SVC的平均编码时间减少约55%,显著的提高了两个系统的编码效率。
其他文献
高速铁路要为列车的高速行驶提供一个高平顺性和稳定性的轨下基础,而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必须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和耐久性好的特性。由于红层泥岩属于软岩,工程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电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日益增多,采用可见光成像与红外成像实现实时目标搜索跟踪是现代军事光电系统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尤其是在海上复杂
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设施成为了经济生活的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也伴随着流量激增问题。为了可以监控网络运行,及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异常流量问题,需要一个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己迈入3G时代。RNC(无线网络控制器)是3G系统WCDMA系统中连接核心网和基站的重要部分。主要完成连接通信业务建立和断开、切换、宏分集合并、无线资源管理控
无线数据传输近年来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各通信厂商纷纷涉足,使无线产品技术与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无线视频传输是无线网络发展至今最为广泛的应用之一,它将成为视频传输行
自P2P网络技术诞生至今,P2P技术飞速发展,P2P网络应用层出不穷。底层的路由定位算法不断进步,无结构向有结构的演变改进网络的扩展性和搜索定位效率。路由定位是P2P网络功能
Internet的日益普及以及通信传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以视频为主的流媒体业务成为目前Internet应用的最快增长点。然而,如何解决视频巨大的数据量占用带宽高、服务持续时间长、传
作为现代无线通信的一种重要通信技术,短波通信因使用方式灵活、通信距离远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第三代短波通信标准的提出,短波通信的研究热情进一步被激
无线Mesh网络(WMN,wireless mesh network)具有高带宽、大覆盖范围、部署成本低等优点,是当前“最后一公里”的热门解决方案之一。使用多种不同的无线接口和多信道技术能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