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两大主题,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产业组织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假说就是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和芝加哥学派的有效结构假说,前者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后者认为市场绩效决定市场结构。90年代银行业放松管制后,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之间关系发生了变化,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本文两种理论在中国银行业进行了检验,希望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关系作深入理解,对理论界和实务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回顾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二章,阐述了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了银行业自身的行业特征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然后,深入剖析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现状和外资银行进入的预期影响,并选用中国银行业2001-2003年样本数据加以实证分析;第三章,界定了银行绩效内涵、分析影响因素及银行绩效研究的特殊性,并选用样本数据对13个银行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基于前两章的实证度量结果,建立中国银行业市场份额与银行绩效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得出两者负相关的关系,进而剖析了中国银行业具有较高市场份额但银行市场绩效较低这一相背离的成因;第五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论文的创新点表现在: 第一,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外资银行进入的预期影响,并提出以从业人数这一新指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新旧指标加以实证测算和对比分析,补充了原有定量指标的选取与测算; 第二,基于2001-2003年数据分别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做了实证分析,得出现阶段中国银行业市场份额与银行绩效之间负相关的结论,从而提出中国银行业发展应将经营重点由扩大市场份额改变为如何完善内部管理和服务水平。 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本文在案例分析中仅以13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对中国银行业进行实证测算,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等更为全面数据的搜集和处理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