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非织造方法即化学浸渍法和热粘合法,对纺织加工过程中的苎麻纤维和亚麻纤维的下脚料进行回收利用,并比较这两种不同方法加工的试样在性能与结构方面的异同。 在这两种方法中,纤网制备均采用气流成网。 在化学浸渍法中,粘合剂分别为淀粉浆和聚丙烯酸酯类,对两种相同浓度粘合剂的试样及其与玻璃纤维布复合产品的性能及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可得出:对于同一种粘合剂试样,纤维的强力不是影响化学浸渍法产品的主要因素,粘合剂的性质对产品的性能影响较大,苎麻纤维为原料的试样性能优于亚麻纤维为原料的试样性能;实验所采用的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产品的性能优于淀粉粘合剂产品的性能,但用淀粉粘合剂的最大优点就是绿色环保;加玻璃纤维布后的复合产品,断裂强力显著增大,试样的透气性增加,保暖性降低;所有的试样抗紫外线性与透光性能都比较好,均可以满足农业用覆盖材料的要求。 在热粘合法中,主要对亚麻纤维与ES纤维的热轧法的工艺进行了探讨。本实验采用正交设计,利用方差分析法,对影响试样物理—机械性能指标的参数即ES纤维含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压力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经研究表明:ES纤维含量对产品的各项性能影响最大,ES纤维含量增大,样品的纵横向单位断裂强度增加显著。 本论文还有选择地对一些试样进行电镜分析,发现ES纤维含量越高,粘合点的数目越多,粘合面积越大,这些粘合点将各个方向杂乱的亚麻纤维连接起来形成粘结区;温度不同则ES纤维的熔融程度不同,即粘结效果不同,从而导致断裂强力不同,过低和过高的温度均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粘合结构。如果温度太低,在没有达到ES纤维的熔点之前,ES纤维没有充分熔融,不能很好地连结亚麻纤维。当温度和时间不变时,压力小会导致粘合不良,产品强力很低。增加压力有助于ES纤维的流动和扩散,对于形成良好的粘合有重要作用。 对比用两种不同方法生产的试样,化学浸渍法试样的断裂强度要优于热粘合试样的断裂强度,透气性接近。ES纤维与亚麻纤维的粘合属于非极性粘合。与亚麻纤维和ES纤维的点状粘合相比,化学浸渍法试样中纤维与粘合剂的粘合属于片膜状粘合。 本论文所采用的两种方法对开发麻纤维下脚料非织造布是有价值的,部分试样经浙江萧山麻研究所植物试种实验,结果表明,植物长势良好,其它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