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退耕还林(草)”工程大幅改善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沟道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数量,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暴雨导致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遭受不同程度损毁,这使得沟道土地整治后流域水环境的变化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后的流域产汇流过程需进一步研究的现状,采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沟道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土丘陵沟壑区边坡工程-沟道整治生态安全调控技术”(2017YFC05047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耕还林(草)”工程大幅改善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沟道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数量,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暴雨导致沟道土地整治工程遭受不同程度损毁,这使得沟道土地整治后流域水环境的变化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后的流域产汇流过程需进一步研究的现状,采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沟道土地整治后流域产汇流过程的变化,探究了沟道土地整治流域适用的数学模型参数,并进一步探索了不同植被覆盖度和不同降雨条件下沟道土地整治工程的临界比例,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的产汇流过程有显著影响。随着整治比例的增大,产汇流时间延长、沟道水流流速减小、径流系数减小、洪峰流量以及平均流量减小。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在不同植被覆盖下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物理模型试验表明植被覆盖度为0%时,沟道土地整治对产汇流时间影响最大。对于沟道水流流速和径流曲线数,使得沟道土地整治影响最大的前期植被覆盖度分别为25%和50%。(2)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的产汇流参数有显著影响。同一植被覆盖度下,流域径流曲线数随着整治比例的增大而减小。与未整治流域相比,整治比例为20%时的流域径流曲线数减小了6.77。随着整治比例的增大,流域径流曲线数的减小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整治比例由0.5%增至5%时,流域径流曲线数的降低速率最大。不同植被覆盖度下,沟道土地整治对流域径流曲线数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应用SCS模型时应考虑沟道土地整治的影响,验证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可在数学模型中应用。(3)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存在作用最显著的临界整治比例区间。整治比例未达到该区间时,沟道土地整治工程对流域产汇流过程的影响较小;整治比例在该区间内时各物理量变化明显;整治比例超过该区间后,工程的减水效应基本不会再增大。植被覆盖度对临界整治比例影响很小,降雨重现期对临界整治比例有显著影响。百年一遇降雨条件下,物理模型试验得该区间为0.5%~10%,数学模型计算得该区间为4.60%~6.10%,二者所得结果规律比较一致,数值上也较为相近。
其他文献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对我国生态环境、防洪灌溉、粮食红线和饮水保源等安全的确保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选取的黄土高原综合治理5个小流域,以2016年遥感影像为基础,进行了15m、30m、90m三种不同分辨率土壤侵蚀强度计算,利用多重分形理论构建了高程、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和植被覆盖的多重分形谱,结合地理探测器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植被覆盖三个因子对土壤侵蚀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和激光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关原子稳定化现象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受激光场的影响,原子的电离通常会与激光强度成正相关,但是当激光强度增加到某一阈值时,其电离几率将不再增加,反而先减小后增加,这一现象被称为原子的稳定化现象。本文利用角动量l依赖的模型势,通过含时伪谱法数值求解三维含时薛定谔方程来研究碱金属Li、K、Rb原子的动力学稳定化。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反复求解三维定态Sc
极化率描述的是当原子处在外电场中时,电子云偏离正常分布程度的物理量。极化率在原子宇称不守恒、原子光钟、量子计算、长程相互作用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研究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人们利用多体微扰理论、组态相互作用、相对论耦合簇理论等方法已经对单价电子和双价电子(第IA族和第IIA族)原子的极化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多个价电子的复杂原子,在处理电子关联效应时非常困难,相关的研究比较少。因此,
近年来,激光冷却和囚禁的光学原子钟精度已经达到了10-19,它在计量标准、探索物理常数的变化以及导航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Ba+离子的能级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其亚稳态5d3/2,5/2的寿命很长,这些性质使得Ba+离子成为了原子钟实验、量子信息技术以及原子宇称不守恒实验非常好的候选元素之一。理论上,我们迫切需要提供高精度的Ba+离子基本结构参数以及极化率,为相关实验提供理论数据支撑。本文利用相对
原子中电子的跃迁和电子绕核运动的时间都在阿秒量级(1as=10-18s),在阿秒时间尺度上进行电子动力学的实时测量和控制是解决当前许多科学问题的关键。为此,阿秒脉冲的产生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利用伪谱法精确数值求解原子在激光场中的薛定谔方程,获得任意时刻波函数,进而可以得到高次谐波和阿秒脉冲。为了优化双色和三色组合激光场驱动氦原子产生单个阿秒脉冲,我们将含时薛定谔方程和非约束优化算法NEW
土壤斥水性对水分入渗和运移有很大影响,从而影响农业水管理。为研究土壤斥水程度和斥水层深度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十八烷基伯胺获得不同程度稳定斥水土壤。设计单层5 cm与双层10 cm厚度不同斥水程度处理,进行室内一维垂直入渗试验来研究其入渗特性。使用HYDRUS-1D模拟0-10 cm厚度下斥水土壤中的水分运动。分别采用C0-C4(5 cm)和V0-V4(10 c
土壤盐渍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时、准确的获取土壤含盐量信息,对防治土壤盐渍化以及灌溉农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快速、精准的大面积获取土壤和作物光谱信息并反映其光谱特征,为估算和监测土壤含盐量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本研究以河套灌区沙壕渠灌域内的四个不同盐渍化程度的典型地块为研究区域,在春灌前后以及作物覆盖期采集土壤含盐量数据,并同步获取无人机多光
土壤是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时空连续变异体。同一养分属性的空间结构存在尺度效应,即单一的大尺度采样,会导致小尺度的土壤养分空间格局变异规律被忽视,近年来随着田间精准灌溉施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小尺度下的耕地土壤养分研究非常必要。为探究不同作物覆盖下的田块表层土壤养分适宜的监测密度、不同时期的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果园土壤养分上下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导致的空间变异性,分别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许多线性系统存在部分或全部参数的不确定性,该属性能够借助模糊数进行表示和计算.基于部分元素为模糊数的不确定线性系统及其应用研究,在过去的二十年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新的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鉴于以上事实以及线性矩阵方程应用的广泛性,论文讨论了复模糊数表示不确定元的Sylvester矩阵方程AX+XB=C的计算方法,其中C是复模糊矩阵,X是未知复模糊向量,A是m × m阶实矩阵,B是n × n阶
坡面薄层流水动力学特性是水力侵蚀研究的水动力学基础。然而由于坡面特征复杂且针对薄层水流的观测手段仍不完备,目前对坡面薄层流水动力学特征和阻力产生机理的认识有限,对草被空间配置影响下坡面流水动力特性变化和产流产沙过程规律仍未得出定论。本研究通过开展草被覆盖条件下水槽试验,研究草被密度与草被格局影响下的坡面薄层流水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量化分析草被覆盖条件下坡面水流阻力形成机理及各个阻力分量之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