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适用于解决岩土工程中有较多不连续界面的力学问题,如节理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本论文回顾了工程计算中非连续介质力学数值方法的发展历史,以及DDA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适用于解决岩土工程中有较多不连续界面的力学问题,如节理岩体工程稳定性分析。本论文回顾了工程计算中非连续介质力学数值方法的发展历史,以及DDA方法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与其他相关数值方法的联系与区别。DDA方法还处在研究发展阶段,其中,为提高块体应力场精度而改进现有块体位移模式是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本文采用高阶多项式作为块体的位移模式,提出了三种解决块体内应力传递问题的新方法,成功地开发出高阶DDA程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二维DDA中块体内应力应变计算精度改进方法的研究:分析了高阶多项式位移模式下块体应力传递问题,并提出了三种提高块体内应力应变计算精度的方法:应力系数累加法、应力荷载累加法和块体剖分单元法,开发出了相应程序,通过几个典型算例的计算和分析,表明三种方法的可行性。(2)二维DDA前后处理程序的改进:基于DDA前后处理程序的特点及输入格式,利用AutoCAD ObjectARX开发工具,在Visual C++6.0编程环境下编程,开发出了AutoCAD绘图环境中的前后处理程序,极大地提高了DDA数据前后处理的效率。(3)二维DDA程序的工程应用:初步探讨了DDA法在滑坡变形与破坏全过程模拟中的应用。本文最后对全文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予以展望。
其他文献
船体结构极限承载能力是反映船舶安全可靠的重要指标,经过多年的研究工作,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发展了许多计算船体总纵极限强度的计算方法。但为了求得理论上更加成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当前的建筑用钢标准制约了我国高强度建筑用钢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应用,不符合世界建筑用钢的发展趋势,而且,已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由于长期使
多尺度分析是指根据问题的实际需要,在整个模型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尺度(如不同几何尺寸、不同单元类型)的单元、算法等进行建模或分析的过程。在土木工程领域,多尺度问题按照分析
混凝土是目前最常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工程材料,已遍及建筑、道路和水利等各个领域。砂是制备混凝土必不可少的资源,而现有中砂资源日益匮乏已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我国有着
真空预压技术已经应用于高含水率疏浚泥堆场的地基处理中。但是,在实际工程中不时遇到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主要呈现真空加固后土体强度沿排水板径向衰减的“土桩”现象,排水
既有钢结构由于材料性能劣化等诸多原因,对加固的需求日趋增多。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以其比强度高、比模量大、耐腐蚀等优异的力学、
在上海软粘土地区修建的盾构隧道,隧道处于长期运营状态下,隧道的差异沉降问题日渐凸现,对隧道结构安全、地铁列车运营的安全性及舒适性会构成一定的风险。隧道周围土层的蠕变特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一直是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界的热门话题,以往有关结构抗震分析的研究大多数是建立在刚性地基假定之上的,但实际工程表明,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对计算建筑
在普通水泥混凝土无法满足高等级公路高强度,高耐磨的前提要求下,本文通过掺入自制的耐磨增强剂,理选择减水剂的品种及其掺量,配制出主要应用于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高强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