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耦合重力式陶瓷膜超滤-纳滤处理微污染苦咸水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6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导致饮用水资源短缺问题。在一些可用淡水资源有限的农村地区,可以通过苦咸水的处理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针对苦咸水中可能含有的污染物,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电絮凝耦合重力驱动陶瓷膜超滤-纳滤系统,用于去除微污染苦咸水。首先,构建了一套电絮凝耦合重力式陶瓷膜系统,可有效处理模拟地表水。具体采用铁电极作为电絮凝装置电极,在不同的停留时间(3、6、9 min)和电流密度条件下(1、2、3 mA/cm~2),通过电絮凝装置产颗粒粒径大小、能耗、装置中流态分析,最终确定电絮凝装置应用电流密度为2 mA/cm~2,HRT为9 min,该条件下电絮凝工艺对UV254去除率可达68%(从0.063下降到0.02)。随后经过42天连续试验探究电絮凝耦合重力驱动陶瓷膜超滤工艺的净水效能,发现系统对有机物、浊度、氨氮、EPS、细菌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同时陶瓷膜表面生物净水层和底泥中形成了以硝化螺菌(Nitrospira)为优势菌种的微生物菌落。在0.5和1.0 m的水头下,陶瓷膜过滤出水通量分别稳定在22.7和25.9 L/m~2/h。其次,当处理对象为微污染苦咸水时,在陶瓷膜生物反应器中添加HDPE生物填料,以富集游离的微生物,缓解水中高盐度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产水效能。分别进行25天的较低温度(平均水温为15.9℃)试验和92天较高温度(平均水温为24.2℃)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较高温度条件下,系统对氨氮净化启动速度明显加快,仅需5天。经过电絮凝工艺的预处理,水中部分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同时由于钙镁离子浓度增加,产生了更大的絮体颗粒(平均粒径由66.2μm增大至192μm),有助于增强絮体对水中游离性细菌的网捕卷扫作用,从而促进微生物在反应器中聚集生长和缓解膜污染。在填料稀释液中检测出高水平的细菌丰度(10~6 CFU/ml),填料上生物膜中硝化螺菌(Nitrospira)约占0.28%,但这并不影响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此外,填料上生物膜对磺胺二甲基嘧啶(SMZ)和加替沙星(GAT)有一定的吸附去除效果,系统对两者去除率分别为(16.1±3)%、(75.9±7)%,同时两种微污染物的投加(浓度为200μg/L)对系统中生物净水效能并无明显影响。在0.5 m水头下,经过21天试验后,陶瓷膜过滤出水通量为33.0 L/m~2/h,最后稳定在19.44 L/m~2/h,高于前期未加填料的系统的膜出水通量。最后,针对微污染苦咸水中溶解性的钙镁离子与部分超滤工艺不能完全去除的抗生素的问题,纳滤工艺能够对它们进行有效截留,提高出水水质。在死端过滤和错流过滤两种模式下,更高的跨膜压差会带来更高的纳滤膜NF-90出水通量,且提高纳滤对钙镁离子的截留率,当跨膜压差由0.2 MPa增大到0.6 MPa时,纳滤膜对硬度的去除率可由7.1%增大至89.7%,这与纳滤膜本身的“Trade-off”效应有关。综上所述,EC-GDCMBR-NF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多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同时本研究结合了太阳能产电系统,是在应对微污染苦咸水处理困境时一种极具前景的分散式供水水处理工艺。
其他文献
<正>正常的兔粪便呈豌豆大小的圆球形或椭圆形,内含草纤维,表面光滑匀整,褐色、黑色或草黄色。凡是能引起粪便不成型、稀软如泥、粥状或水样稀薄的疾病,都是腹泻性疾病。临床上兔表现明显腹泻症状的传染病主要有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沙门菌病、泰泽氏病等。要注意鉴别诊断,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1 大肠杆菌病1.1 发病情况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分品种、性
期刊
本文反映了阅读本刊后改进生产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的情况,这是对本刊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希望广大的读者经常来信介绍阅读本刊后的收获及提出改进意见,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办好刊物,并促进读者与编者之间及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本文也介绍了通过本刊与作者直接交流生产技术的情况,使本刊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上述的多种技术交流及将交流所得应用于生产实践都是本刊的办刊宗旨,我们希望读者们能加以发扬,为促进我国调味品工业
期刊
绑架行为的实质是对被害人建立起实力支配关系,使其成为向第三人提出各种要求的人质。“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表述,使得绑架行为只能是单一行为。“人质”的表述意味着成立绑架罪,以存在行为人、被害人与第三人的三方关系为前提。在涉及三方关系的案件中,要妥善处理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抢劫罪的关系。绑架行为在侵犯被害人人身自由的同时,必然同步创设出了危及第三人的财产或者其他权益的危险。成立绑架罪,要求有证据证明行为
本文首先从翻译策略和方法的角度对比中英文版本《了不起的盖茨比》,并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从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各自作者的背景、中国习语表达和释义、还有暗喻的角度,进行详细的文本内容对比解析。最后,本文做了简要的总结,阐述了当代社会上流行的两种"美国梦"。一个是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观念;另一个是在美国的每个人都能够触及并实现的梦想,即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就可以获得幸福生活的理念。此外,文章末尾还提出来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是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捆绑型社会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一种非常态化的治理方式,是指基层治理主体运用各种捆绑方式,利用有限的治理资源实现对于乡村社会的治理。捆绑型治理方式对于完成治理目标,实现治理绩效有着独特的作用。在对于该理论的研究中,学者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但大多是将直指基层治理的非正式化特征,强调基层治理的非规范性和无规则性。上述学者在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因其全天候、快捷、经济环保的特性成为旅客中长距离出行的首选。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区域内经济交流及人员往来需求不断增加。面对急剧增长的客流量,既有大型客运站在客流组织和流线布置方面已难以满足高峰时期旅客出行需要。因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对站内流线和组织方式进行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既有客运站客流组织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运用仿真软件实例模拟,结合综合评价
基于话语理论,以平台经济监管政策为例进行话语分析,公共政策可被理解为“话语共识”,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即是动态的话语共识化过程。焦点事件触发了针对政策问题的话语表达,来自不同政策主体的多元话语流形成应调整政策的共识;在公共能量场,多元话语流整合为具有更完整意义建构和叙事能力的话语束,在话语束内部存在对政策问题如何处理的初步共识;在话语企业家的推动下,决策者注意到话语束所呈现的主流意见并最终作出共识性
地方政府应急预防协同失灵何以生成?文章在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基于SOR理论建立的组织分析框架,通过对X区“城镇燃气整治专项行动”的案例研究发现:多重环境因素复合而生的“负重”与“问责”压力,使“选择性纾压”的个体行为与“竞争性避责”的群体行动相继产生,进而引发地方政府应急预防协同失灵的生成。“风险感知”与“行动共识”同向开启的“机会之窗”,“角色—监督—测量”联合失序形成的“机会空间”
本课题研究了一项厨房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采用STC89C52单片机控制系统,利用气体传感器MQ-5设计气体检测电路、ADC0832模数转换器设计模数转换电路,主要针对天然气,煤气等有害气体实现检测报警功能。通过这些传感器和芯片,检测到厨房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对人体有害时,系统会触发报警模块,伴随灯光闪烁和蜂鸣器提示,以此来提醒人们做出措施。
基于建立的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评估方法,结合BIM技术开发了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评估系统,涉及项目类比、风险分析、风险评估、BIM展示及数据分析等功能,集成了行业数十位资深专家的经验,实现了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十大类风险源的定量化风险评估。同时,结合BIM技术,可系统地识别和检索风险源构件及各施工阶段的风险源表现情况,实现了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定位风险源。通过实际案例应用,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