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暴食性的植食性昆虫,能取食109科389种植物(包括作物寄主和非作物寄主)。目前的有关斜纹夜蛾与寄主关系研究均以作物寄主为对象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大田周围存在着大量的非作物寄主(如杂草及草坪草等)。本文选择华东地区常见的六种斜纹夜蛾非作物寄主,以甘蓝和棉花为对照,研究非作物寄主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分析了非作物寄主植物主要营养物质及次生物质与斜纹夜蛾适合度的关系;研究了斜纹夜蛾在经历非作物寄主到作物寄主转换对其生长发育、存活、繁殖和寄主选择的影响。研究基本结果如下:1.非作物寄主与作物寄主相比对斜纹夜蛾的各虫态历期有显著差异,且不同的非作物寄主间也有差异。取食不同非作物寄主的斜纹夜蛾幼虫期以空心莲子草的最高,平均为20.06天,显著高于作物寄主(甘蓝15.00天、棉花18.70天),其余非作物寄主则均短于作物寄主。在不同非作物寄主上生长的斜纹夜蛾的蛹期与甘蓝相比无显著差异,均在8.63-9.04天之间,但均大于棉花(8.20天)。非作物寄主上的斜纹夜蛾,其成虫寿命与棉花差异不显著,均在5.77 -8.26天之间,但均小于甘蓝(9.06天)。取食不同类寄主的斜纹夜蛾其蛹重和产卵量有显著不同。在不同的非作物寄主上生长的斜纹夜蛾与作物寄主相比,其累积存活率和成虫性比存在一定差异。2.六种非作物寄主和两种作物寄主的水分、可溶性糖、总糖、总氮、C/N和总酚等主要的营养和次生物质均有较大差异,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寄主植物主要营养物质、次生物质和斜纹夜蛾适合度关系的灰关联分析表明:寄主叶片中的水分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存活、成虫性比和繁殖均有重要的作用,而可溶性糖含量对斜纹夜蛾适合度影响不大,C/N和总酚含量对斜纹夜蛾产卵量有很大影响,总氮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存活率和蛹重均有较大影响,总糖对成虫寿命、成虫性比、存活率、蛹重和产卵量有一定影响。3.以亲代和子代均取食作物寄主的斜纹夜蛾为对照,比较亲代取食非作物类寄主,后代转移至作物寄主取食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转换后斜纹夜蛾的幼虫期(除藜到甘蓝和棉花缩短外)均延长;从非作物寄主转移到甘蓝上的斜纹夜蛾蛹期缩短,而转移到棉花上的斜纹夜蛾(除空心莲子草-棉花缩短外)则延长;转换后的斜纹夜蛾的成虫寿命均缩短;寄主转换后斜纹夜蛾的累积存活率和成虫性比与作物寄主相比存在一定差异;斜纹夜蛾从非作物寄主转换到甘蓝上,蛹重普遍升高(马齿苋-甘蓝除外),而斜纹夜蛾从非作物寄主转换到棉花上,蛹重均降低;转换后斜纹夜蛾的产卵量均降低。4.寄主转换后斜纹夜蛾幼虫寄主选择试验表明:亲代和子代均取食同一种非作物寄主的斜纹夜蛾低龄(2龄)幼虫倾向于选择原来的非作物寄主,而在寄主转换下斜纹夜蛾低龄(2龄)幼虫寄主选择出现了差异:斜纹夜蛾分别从藜和三叶草转移到甘蓝和棉花上,对藜和三叶草的喜好性大于作物寄主,而从空心莲子草、马齿苋、反枝苋和铁苋菜分别转移到甘蓝和棉花上的斜纹夜蛾对作物寄主的喜好性大于亲代非作物寄主,且对转换后的作物寄主的喜好性显著增强;亲代和子代均用同一种非作物寄主饲养的斜纹夜蛾高龄(4龄)幼虫倾向于选择作物寄主中的甘蓝,且对非作物寄主的喜好性大于棉花,而在寄主转换下的斜纹夜蛾高龄(4龄)幼虫寄主选择也出现了差异:斜纹夜蛾高龄幼虫分别从藜转移到甘蓝、棉花上,寄主选择时对甘蓝的喜好性均大于藜,而当斜纹夜蛾从三叶草转移到甘蓝上,则对三叶草的喜好性显著大于甘蓝和棉花,从三叶草转移到棉花上,对甘蓝和棉花的喜好性显著大于三叶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