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的传染病。中国自1996年爆发PRRS以来,已遍及全国各地,成为对养猪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PRRS的病原体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大小约为15.5kb,包含10个开放阅读框,属于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成员。PRRSV具有抗原变异性、嗜巨噬细胞性、持续感染性以及抗体依赖性增加作用等特征。临床上常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现在用于预防PRRS的灭活疫苗效果不稳定,常导致免疫失败;而弱毒疫苗有毒力返强的危险,可能会导致疫苗毒的传播。PRRSV N蛋白是由ORF7编码的核衣壳蛋白,占整个病毒粒子蛋白总量的20-40%,是病毒装配和拆分的主要结构蛋白,在PRRSV感染细胞中,表达量最高,抗原性最强,直接参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同时,N基因在PRRSV RNA的识别、亚细胞定位、与其他病毒和细胞蛋白的互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一旦N基因发生变异或受到抑制,往往会导致整个病毒基因组功能的丧失。GP5蛋白是由ORF5编码的糖基化囊膜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在PRRSV的致病性、诊断、预防与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研制基因工程疫苗的最佳候选基因。但是,在GP5蛋白的外结构域中有一个高度保守的线性中和表位B(Aa37-45)和一个高度变异性的免疫优势非中和表位A(Aa27-31)。A表位的核心位于B表位的七个氨基酸之前,这一特点使A表位成为一个“诱骗”表位,当AB表位同时存在时,B表位的中和作用会被A表位完全覆盖,降低中和反应。这一现象称为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即ADE效应。本课题结合N蛋白及GP5蛋白的特点,利用RNAi技术靶向N基因,筛选出3个高效靶位(71-91,144-164,218-238),构建shRNA干扰质粒,分别命名为p2.1-N71、p2.1-N144及p2.1-N218,在MARC-145细胞上通过细胞CPE观察,病毒滴度测定,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RNAi靶向N基因抑制PRRSV的复制效果。结果表明,构建的三个shRNA干扰质粒均能有效的抑制PRRSV的复制,它们可以阻止MARC-145细胞CPE的形成,能够降低病毒滴度874-倍、151-倍、和592-倍,并且,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三个shRNA干扰质粒能够分别使PRRSV在MARC-145细胞中的复制减少93.2%,83.6%,89.2%。在这三个shRNA干扰质粒中,相比于p2.1-N144和p2.1-N218干扰质粒,p2.1-N71表现出更好的抑制效果。另外,我们在线BLAST分析N基因的同源性,发现至少有32株PRRSV与JL07SW株N基因同源性为100%,并且这32株PRRSV均属于美洲型,因此我们推测,N71是高效抑制美洲型PRRSV复制的RNAi靶点。另外,我们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中Protein模块,对GP5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GP5蛋白属于β折叠为主的蛋白,并对其亲水性、两性区、柔韧性以及表面可及性进行分析,选择抗原指数高,亲水性强,表面可及性为正值,并且除去α-螺旋、β-折叠、信号肽和跨膜区的区域,最终筛选出GP5蛋白潜在的优势中和表位区可能是30-41位、49-57位、130-142位、146-156位、159-175位、以及191-199位氨基酸,与理论结果相符。根据预测结果并结合文献报道,我们将GP5基因上27-31位氨基酸缺失,并在缺失位点连入37-45位氨基酸,通过重叠PCR方法扩增缺失A表位及缺失A表位后串联B表位的重组GP5基因(△aGP5及bGP5)。并将改造后的GP5基因连入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中,构建重组pShuttle穿梭质粒,分别命名为pShuttle-△aGP5,pShuttle-bGP5,以及pShuttle-GP5,同时构建未带外源基因的空穿梭质粒,作为阴性对照,命名为pShuttle-K。将四种pShuttle穿梭质粒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acAd5,用限制性内切酶PacⅠ线性化后,共转染HEK293AD细胞,在HEK293AD细胞中正确包装出四种重组腺病毒,分别为AD-△aGP5,AD-GP5,AD-bGP5以及AD-K。通过对重组腺病毒稳定性,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正确包装出了重组腺病毒,F6代时重组腺病毒的稳定性仍然较好,表达的蛋白大小约为25KD,与预期结果相符。将靶向N基因抑制PRRSV复制效果好的p2.1-N71干扰质粒及包装的重组腺病毒AD-△aGP5,AD-GP5,AD-bGP5,以及AD-K分别免疫15日龄仔猪,一免两周后加强免疫一次,二免一周后鼻内接种PRRSV JL07SW株(TCID50为106.2ml-1)1mL/头,进行动物免疫试验,检测其诱导产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并与商品化弱毒疫苗JXA1-R所产生的免疫效果相比较,初步研究将N基因及GP5基因作为免疫原性基因构建病毒活载体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缺失ADE表位后GP5基因的免疫抑制情况。对免疫后0、7、14、21、28、35、42和56d的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免疫的仔猪血清进行无菌采集。分别应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应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检测特异性中和抗体,并提取病毒总RNA作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仔猪血清中病毒滴度。结果均显示,除阴性对照组外,在各个试验组中,干扰质粒p2.1-N71组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低于其他修饰型重组腺病毒试验组,但能够在攻毒后7d抑制PRRSV的复制。各试验组与野生型重组腺病毒AD-K组比较,整个试验过程中,仔猪体内所诱导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重组腺病毒AD-K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免疫PRRSV弱毒活疫苗JXA1-R组所产生的抗体明显高于修饰型重组腺病毒组,差异显著(P<0.05),攻毒7d后,病毒明显受到抑制,并持续至21d。三个修饰型重组腺病毒免疫组相比较,AD-bGP5免疫组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略高于其他免疫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检测结果表明,各修饰型重组腺病毒试验组能够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亚类数量,增强细胞免疫反应。综上所述,N基因和GP5基因在仔猪体内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抑制PRRSV的感染,可能是引起ADE效应的结构基因。本研究为防控PRRSV感染和PRRS疫苗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