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cratch自发布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其低起点、高上限、宽壁垒的特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能够在其中尽情发挥自己的创意,施展才能,因而受到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随着国家层面大力提倡少儿编程教育,提升中小学学生的计算思维将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而算法思维作为计算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培养公民的算法思维有助于提升公民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等信息技术素养,使其成为21世纪合格的数字公民。传统的Scratch教学强调编程知识教学,学生缺乏主动尝试作品设计的过程,缺乏趣味且不利于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本研究通过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结合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建议,将设计型教学模式融入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构建了基于设计的Scratch教学模式,并按照此教学模式设计了《猴子吃桃》课程。通过在Scratch社团进行实践,从而对Scratch教学模式进行迭代修改。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的方式,通过收集并分析学生的问卷、测试题、师生访谈、任务单等定性与定量数据,验证了基于设计的Scratch教学能够对学生的算法思维产生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学生Scratch编程的学习兴趣。结合研究的实践结果,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算法思维质性数据来看,基于设计的Scratch教学对学生的算法思维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2)从编程兴趣的前后测数据看,基于设计的Scratch教学对学生学习Scratch编程的兴趣具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