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受到了外语教育研究者和外语教师的共同关注。作为影响学习者之间学习效率差异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变量,语言焦虑可能是外语学习中最显著的障碍。农村中学生因其特殊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可能经历着特有的语言学习焦虑现象。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Horwitz及其同事开始外语学习焦虑问题的研究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焦虑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纵观国内外研究,前人的研究有的处于西方文化背景,有的着眼于大学生,而针对中学生尤其中国农村中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有关外语学习焦虑的理论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通过对农村中学生的抽样调查,对中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回答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农村中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总体现状如何。(2)不同学习成绩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是否有差异。(3)不同年级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是否有差异。(4)不同性别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是否有差异。(5)不同父母文化程度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是否有差异。本文采用一个由“学生背景知识”和“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组成的问卷,对河南省新乡市一所农村中学的256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对其中的18名学生和6名教师进行进一步的访谈,探索农村中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现状。利用SPSS系统软件对收回问卷进行检测,并对采访问卷所得信息进行系统总结。探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学习成绩与外语学习焦虑呈显著负相关。(2)总体上,一至三年级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呈“U”形。(3)男生的外语学习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女生。(4)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相关对策:主要从学生和老师的心理、专业素养及父母和社会的支持等方面着手,来探讨如何减轻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本研究为了解农村中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现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并为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