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加速度地融入到世界生产和贸易体系中去。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主流,而城市则在此历史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学术界,贸易自由化和城市规模关系的研究汗牛充栋,但结论莫衷一是。而将研究范围扩大到贸易自由化对城市规模分布的效应分析,更鲜有尝试者。本文就做了这样的一次初步探索。
文章首先将贸易自由化的内涵限定在关税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并认为贸易自由化作用城市的机制符合“冲击——传导”模型。随后建立了严格前提条件下的贸易自由化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的基础理论模型,而此模型的微观机制在于本地企业和已经本地化的外资企业与新进入企业不同的空间扩张方式。作者认为,贸易自由化对城市规模分布的最终影响取决于这两种空间扩张方式的权衡。然后,基础模型中严格的前提条件被部分放松,使其更接近现实。同时,利用SPSS.10统计软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地区)的数据分析显示,其发展情况和文章的推论是吻合的。本文最后对贸易自由化的时间表问题给予了关注,证明贸易自由化的时间表对原先的推导有着重大的修改。
本文遵循宏观——微观——中观的逻辑顺序,借助于中心地理论,就贸易自由化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问题进行了严格的理论推导,并采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了案例实证检验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