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广,地理教学界也发生了一场重大变革。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广大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指出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比如,体现地理学区域性特点的区域认知素养就明确指出要学生形成简要评价区域现状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所以,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开始受到学者及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青睐。“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问题”的地位,使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技巧对问题展开主动地分析和研究,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来实现其在知识方面的目标。通过查阅文献,笔者了解到“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并总结“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一般环节。另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及最近发展区理论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结合区域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动态性的特点,笔者认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相切合,可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区域地理学习成绩。在此基础上,笔者建构适用于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并以临县高级中学高二85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十五周的行动研究。此次行动研究分两轮进行,在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束之后,笔者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学习成绩仍处于较低水平。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积极调整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小组竞争活动,通过竞争刺激学生思考,使更多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束之后,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都较第一轮行动研究之后有了明显的进步。经过十五周的行动研究,最终肯定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并得出以下结论:基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基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区域地理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