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照护方案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状况及衰弱老年人存在的照护问题进行调查;并基于扎根理论对衰弱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分析衰弱老年人存在的照护需求,进而以照护问题及照护需求为依据,构建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照护方案,以期为衰弱老年人的照护提供参考。方法:1.问卷调查法应用衰弱表型评估表(FP),对黑龙江省3家养老机构共416人进行衰弱筛查;应用国际居民长期照护评估表(inter RAI-LTCF)调查衰弱老年人存在的照护问题。2.质性研究对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程序化扎根理论为指导,使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得出衰弱老年人的照护需求。3.专家函询将问卷调查结果与质性研究结果相结合,初步构建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照护方案,进行专家函询。每轮函询结束后,研究小组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并结合专家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下一轮函询问卷。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后,结束函询。结果:1.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的发生率为48.07%。2.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存在19种照护问题,分别是身体活动不足、ADL活动受限、身体约束、认知能力不足、谵妄、沟通交流受限、抑郁情绪、异常行为、社会活动不足、社会交往受限、跌倒风险、疼痛问题、压疮风险、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问题、营养不良、鼻饲管道问题、预防性健康措施不足、尿失禁、大便问题。3.衰弱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共有4个三级指标(对身体健康的需求、环境营造、维持社会功能、精神心理健康需要),13个二级指标(日常生活照料、管理疾病及身体不良状态、管路管理及植入物管理、躯体功能康复、中医保健、就医便捷、物理环境、人文环境、归属感、社交活动、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尊严、关心与交谈、心理咨询),44个一级指标(洗澡、洗漱、进食、散步、运动、多病共存、疼痛、二便控制、氧疗、皮肤护理、造瘘口消毒、鼻饲管护理、导尿管护理、更换集尿袋、心脏支架、人工关节、肢体活动不利、吞咽功能、语言功能、养生知识、保健操、中药药膳、急救、医院绿色通道、舒适、整洁、安全、信仰、相处融洽、和谐、社会舆论营造、家人支持、对伴侣的渴望、沟通、人际交往、文娱活动、参与日常生活管理、自我形象修饰、孤独、情绪低落、心烦、抑郁、焦虑、恐惧感)4.以衰弱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和照护需求为依据,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讨论制定专家函询问卷,应用Delphi法进行专家函询,最终构建了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照护方案。结论:1.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的照护问题及照护需求存在多维度、多样性的特点。2.构建了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照护方案,满足了衰弱老年人多维度的、多样性的照护需求。该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为养老机构衰弱老年人的照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参芪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30例进行分配。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取参芪活血方+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8天。疗前、后分别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疗效及积分、心电图情况、硝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穴位注射治疗的总体疗效,与常规针灸治疗方案比较,从而进一步评测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课题的病例来源于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病科确定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本课题探讨中药汤剂与前列环素衍生物治疗寒湿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围血管科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寒湿阻络证)的患者进行编号分组。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全部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即控制血压治疗、调脂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此基
目的:观察清灵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合并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一科门诊2019年09月至2020年09月间确诊为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合并焦虑状态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灵汤。疗程3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SAS标准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做出疗效评价。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生脉散加味联合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于2020.01~2020.12先后来就诊,经治疗达到稳定状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严格按照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其中符合标准的共60例,将其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都分别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加诺欣妥,治疗组加诺欣妥和生脉散加味,具体用药及药物剂
目的:通过观察银黄洗剂溻渍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评价银黄洗剂溻渍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作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采集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治疗诊断为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信息,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湿敷硫酸镁溶液,治疗组应用银黄洗剂溻渍,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比较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并进行综
目的:采集悬钟(GB39)-足三里(ST36)组穴针刺前静息态、针刺态以及针刺后静息态的功能磁共振数据并与针刺悬钟单穴的数据进行研究对比,总结归纳针刺悬钟-足三里组穴的特异性脑区激活表现,探索针刺悬钟-足三里组穴的脑效应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人志愿者18名,其中10名为男性、8名为女性,均为右利手,每位志愿者接受2次试验,分别进行悬钟-足三里组穴以及悬钟单穴的针刺试验,两次试验之间间隔
目的:将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采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观察太冲配伍太溪穴和太冲单穴在针刺时的脑功能激活区分布与比较;研究太冲配伍太溪穴脑功能激活区分布的特异性与其临床治病特点的相关性;进一步对比针刺前与针刺后、针刺时与针刺前的太冲配太溪组穴脑功能激活区局部一致性(ReHo)变化,从静息态和任务太研究太冲配伍太溪穴的中枢机制。方法:首先根据纳入标准入组试验受试者
目的:根据原络配穴理论,运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采集、观察配伍针刺右侧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穴、络穴——丰隆穴所引起的实时脑激活信号改变及针刺前后静息态脑功能区低频振幅(ALFF)指标改变情况,分析针刺冲阳、丰隆组穴与针刺其单穴相比所引起激活脑功能区特征,阐述针刺组穴与其主治的相关性;比较针刺前后ALLF值变化,进一步评估针刺的持续效应。方法:选取18名黑龙江中医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受试者右侧太冲穴(LR3)与蠡沟穴(LR5)组穴引起的脑部激活信号改变情况,试探寻针刺足厥阴肝经本经原络穴治疗疾病机制以及针刺穴位引起的脑特异性反应。方法:招募18名符合纳入标准且就读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右利手健康受试者。使用飞利浦3.0T双源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收集被试者针刺右侧太冲单穴、右侧太冲、蠡沟组穴的脑激活信号数据,针刺态以及针刺前后的脑静息态fMRI数据。基于MA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