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与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和疑难病症,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缓解症状、减少复发优势和特色,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经典方法。现代中医学家确立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的病理实质,但由于对其病因病机认识不一,辨证分型各有侧重。且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病况)多样,病机复杂,对本病中医证侯的认识和确定主要是以专家经验、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和教材为主,缺乏对本病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辨证规律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以逐步规范本病的中医辨证,进一步提高中医辨证治疗的整体疗效,更加科学地指导本病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中药的新药开发研究。2研究方法本研究结合现代病证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现代数理统计的方法,初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设计出“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调查表”:然后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调查,严格按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此次调查病例进行证候诊断:最后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对应分析、聚类分析、列联表分析进行统计。3研究结果从此次调查所得的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中医证候来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病况在证候分布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规律:单证型中气滞证对痛经、不孕、盆腔包块三种病况发病贡献率均较高且对应性相似;寒凝证与痛经病况对应性明显;肾虚证与不孕病况对应性明显;痰湿证与盆腔包块的对应性相对明显。复合证型中,结合变量聚类分析结果及专业知识,可得出:气滞血瘀证、气滞肾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气滞寒凝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肾虚湿热瘀结证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常见证候,对其辨证症状进行分析,初步得出的六种临床常见证候的辨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