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47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作为中国第一人口的发展中省份,在努力完成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同时,也要深入推进城镇化,始终坚持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这一正确方向,因此,科学评价人的城镇化是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各项风险挑战,制定有效的相关政策,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更稳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论文从城镇/农村人口日常家庭收支的角度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来测算河南省城镇/农村人口城镇化质量,通过泰尔指数、自然断裂点法、带渲染的冷热点分析和趋势面分析等方法从多角度分析城镇/农村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截面数据分析来评价河南省18个省辖市人口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  (1)从空间分异格局来看,2005—2014年河南省人口城镇化质量空间特征总体上呈现由东南低—西北高的格局演变:中高质量区数量逐渐增多,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和北部;较低、低质量区数量逐渐减少,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城镇人口城镇化质量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高、较高质量区数量相对稳定,中等质量区和低质量区数量相对减少,较低质量区数量增加;农村人口城镇化质量总体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高质量区、中等质量区和较低质量区数量呈现波动性减少,而较高质量区数量和较低质量区数量明显增加。从省辖市城镇/农村人口城镇化质量G指数空间演变来看,2005—2014年河南省城镇冷热点变化较大,热点区主要向西部方向移动,冷点区主要向东南部和北部移动。农村冷热点变化也较大,热点区主要向中北部方向移动,冷点区主要向西部方向扩张,热点区总量急剧减少,而冷点区范围迅速增大。由河南省省辖市城镇/农村人口城镇化质量宏观趋势特征可以看出,在空间分布上,城镇/农村人口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均在不断拉大。  (2)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对河南省人口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很大。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截面数据分析发现,传统因素和新的因素对河南省各省辖市的人口城镇化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
其他文献
徒步旅游是最早于欧美国家兴起的一项时尚旅游方式,由户外运动和背包旅游发展而来。近些年开始传入我国,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发布的《旅游绿皮书》中,《徒
土地整治活动是我国目前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但从开展情况来看,仍侧重于耕地数量的增加,对于保护区域内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没引起足
交通在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史上每一次重大交通方式的变革都会引起城市空间的深刻变化。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形态在快速发生变
思维,借助语言,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为主要内容,是一种需着力加以发展的能力,在诸多的能力中,思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或教育的成败。如果我们让两个智商一样的孩子分别在英国和中国学英语,那么,肯定在英国的孩子学的英语要好。无论是词汇量、口语还是听力都绝对超过在中国学习的孩子。这到底为什么呢?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语言环境对于学习英语来说非常重要。虽然中国学生也学英语,但是一个学生
2012年中国粮食总进口量超过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0%,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关乎国家稳定发展和社会安定,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习近平总
认识老何时,他正在骨科住院。一年前的车祸,他断了两根骨头,上了钢板。这次来取钢板,发现血压很高,骨科医生不放心,请我看看,说病人是做生意的,忙得很,要求马上把血压降下来,做手术出院。我笑:“我可以啊,打一针血压就下来了,麻醉师同意吗?平均血压不达标,他敢做麻醉?”骨科医生一脸苦相。  老何是个五六十岁的男子,头发花白,胡子拉碴。穿得农民工都不如,就是个刚从田间地头干活回来的农民。  骨科医生一介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