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作为中国第一人口的发展中省份,在努力完成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同时,也要深入推进城镇化,始终坚持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这一正确方向,因此,科学评价人的城镇化是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各项风险挑战,制定有效的相关政策,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更稳更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论文从城镇/农村人口日常家庭收支的角度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来测算河南省城镇/农村人口城镇化质量,通过泰尔指数、自然断裂点法、带渲染的冷热点分析和趋势面分析等方法从多角度分析城镇/农村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截面数据分析来评价河南省18个省辖市人口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 (1)从空间分异格局来看,2005—2014年河南省人口城镇化质量空间特征总体上呈现由东南低—西北高的格局演变:中高质量区数量逐渐增多,主要分布在中部、西部和北部;较低、低质量区数量逐渐减少,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城镇人口城镇化质量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高、较高质量区数量相对稳定,中等质量区和低质量区数量相对减少,较低质量区数量增加;农村人口城镇化质量总体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高质量区、中等质量区和较低质量区数量呈现波动性减少,而较高质量区数量和较低质量区数量明显增加。从省辖市城镇/农村人口城镇化质量G指数空间演变来看,2005—2014年河南省城镇冷热点变化较大,热点区主要向西部方向移动,冷点区主要向东南部和北部移动。农村冷热点变化也较大,热点区主要向中北部方向移动,冷点区主要向西部方向扩张,热点区总量急剧减少,而冷点区范围迅速增大。由河南省省辖市城镇/农村人口城镇化质量宏观趋势特征可以看出,在空间分布上,城镇/农村人口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均在不断拉大。 (2)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对河南省人口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很大。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截面数据分析发现,传统因素和新的因素对河南省各省辖市的人口城镇化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