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时间规律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zhuj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创伤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DVT的发病特征:发生率、时间规律、肢体静脉分布特征以及不同抗凝分组DVT的转归情况;2.分析DVT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从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住院治疗的409例患者,患者根据入院首次下肢静脉超声结果(首次超声在入院24小时内完成)分为DVT组和非DVT组,非DVT组再分为单纯物理预防组和预防性抗凝组,患者入院至出院每24小时行一次下肢静脉超声检查。预防性抗凝组给予预防剂量低分子肝素同时行足底静脉泵物理预防;单纯物理预防组只给予足底静脉泵物理预防,对于DVT组给予治疗剂量低分子肝素,同时停止足底静脉泵预防,所有抗凝患者术前12h到术后12h停用抗凝药。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合并内科疾病及其他部位损伤、体质指数、入院至手术时间、麻醉分级、手术时长、围术期失血量、围术期输血量、术中输液量、复位方式、内固定方式、血红蛋白、D-二聚体、双下肢静脉超声结果等信息录入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有409例患者完成研究,男173例,女236例,年龄为16-89岁,平均63.46±18.50岁;DVT总发生率52.32%,术前、术后DVT发生率分别为34.23%、4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骨折、股骨干骨折、膝关节周围骨折、胫腓骨骨折、足踝部骨折DVT发生率分别为59.41%、52.63%、52.83%、38.71%、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VT出现于伤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的例数分别为31例、53例、32例、9例、10例、5例;出现于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的例数分别为41例、20例、9例、4例,高峰期为伤后3天之内以及术后2天内,DVT变化曲线呈双峰状,各部位骨折DVT的变化趋势与总体变化趋势基本吻合;3.所有血栓中近端、混合、远端占比分别为1.40%、3.27%、95.33%,近端血栓和混合血栓全部出现在髋部骨折、股骨干骨折和膝关节周围骨折;远端血栓占比最高(95.33%),远端血栓中以肌间静脉血栓为主;4.单纯物理预防组和预防性抗凝组DVT发生率分别为52.78%、3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物理预防组、预防性抗凝组、治疗性抗凝组DVT消失率分别为2.63%、4.90%、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围术期输血量和失血量、ASA评分、骨折复位方式、HGB下降、术后1d D-二聚体阳性、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塞、合并2种以上内科疾病、骨折部位是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年龄、骨折类型(髋部、股骨干、膝关节周围)、术后1d D-二聚体阳性、ASA评分(3分)、HGB下降≧50g/L是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创伤下肢骨折患者DVT的总体发生率为52.32%,术后较术前明显上升;不同骨折部位DVT发生率差异较大,要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2.DVT的高发期为伤后3天内和术后2天内,时间点变化曲线呈双峰状,各部位DVT的时间变化规律与整体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3.所有血栓中远端血栓占比最高以肌间静脉血栓为主,髋部骨折、股骨干骨折和膝关节周围骨折更易出现近端血栓;4.单纯物理预防组DVT发生率明显高于预防性抗凝组,治疗性抗凝组DVT消失率在三组中最高,抗凝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5.年龄、骨折部位、ASA评分(3分)、HGB下降≧50g/L,术后1d D-二聚体阳性是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以上危险因素要重点关注。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桥山林区立地条件,根据法桐的生物学特性,法桐扦插育苗应把好插穗采集、插穗储藏、整地、插穗处理、扦插及扦插后管理等技术环节,为黄土高原地区法桐育苗提供技术保障。
本文通过对大明山自然保护区野外保护站现状情况的分析,指出保护站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工作,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的办法。
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聚四氢呋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此材料可作为有机化工以及精细化工方面的原料,在现代化工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聚四氢呋喃已经在国内有了多年
目的研究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50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将患有下壁心肌梗死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并有右室梗死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
炉中的煤燃料在高温之下,以空气作为气化的介质,与煤燃料当中的可燃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然后转化成气体燃科,所产生煤气洗涤废水和冷凝水等气化废水成分复杂,具有难降解、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