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灵魂的理想之途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u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至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建树的作家、学者,在诗歌、散文创作,在德国文学和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很高成就,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宝贵财富。但作为一位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冯至的创作道路几经变迁,反映出他精神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本文通过对冯至先生作品的解读,分析他精神世界的构成,透视他创作道路变迁背后精神历程嬗变的因缘,探求它们对当代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精神建设的启示。 首先,冯至先生在独特的成长经历中形成了敏感的个性和对美的理想的向往,在五四个性解放的时代氛围中与主情的浪漫主义文学相亲和,生发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的文学创作就在传统与现代的取舍之间、在个性与时代的交融之中表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于是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成为他精神历程的关键和焦点,促成他的文风流转。 其次,冯至在人生历程中,尤其是中年之前,先后接受了儒家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五四现代意识的启蒙,生存哲学的洗礼直到最终接受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些精神因素中,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与民族救亡使命相呼应,整合诗人其他精神因素中的相关部分,与诗人的理想追求相契合,决定了他在解放后的创作转变和人生抉择。 最后,冯至的道路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精神上的意义和缺失。他们对理想主义的执着是应对现代困境的一把钥匙,但缺乏深厚的理性根基,没有高度的自我独立意识,理想主义容易走向虚妄,也使现代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知,承担社会责任失去坚定的立足点。
其他文献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信息技术正在不断优化和完善,进一步改变了我国的城市面貌。针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来说,无线网络功能并没有全面体现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针对聚乙烯醇(PVA)溶解起泡的问题,在对PVA溶解时泡沫产生的原因、消泡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聚合度、不同醇解度PVA产品溶解起泡的规律性,筛选出适
信息时代下,数据信息的利用方式发生了转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使得传统存储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动态数据的处理要求。为拓展数据存储空
高可靠低时延场景为5G三大应用场景之一,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工业制造等垂直行业应用均对网络时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依托大数据分析,设计了5G网络架构下业务时延全流程
针对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强中心控制通信系统应用场景,结合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通讯)研发的智能接入控制单元eACU(Easy access control unit),提出智能轨道站级控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