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环烯烃配位共聚合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合成、结构及催化性能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nrgw91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合成并表征了具有不同配体结构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C1-C11),选用B(C6F5)3或甲基铝氧烷(Methylaluminoxane, MAO)为助催化剂活化金属催化剂,催化降冰片烯(NB)均聚,降冰片烯(NB)与功能降冰片烯如5-降冰片烯-2-甲酸甲酯(NBCOOCH3)、5-降冰片烯-2-亚甲基庚醚(HN)、5-降冰片烯-2-亚甲基正丁醚(BN)及乙烯基四苯乙烯(TPE-CH=CH2)共聚。通过FT-IR、1HNMR、13CNMR、 WAMD、TGA、GPC等技术手段对聚合反应的规律、产物的微观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基于β-三氟乙酰丙酮萘亚胺配体,合成了不同电子效应的钯催化剂,双配体配位的双-(β-三氟乙酰丙酮萘亚胺)钯(Ⅱ)催化剂{CF3C(O)CHC[N(naphthyl)]-CH3}2Pd(C1),单配体配位的(β-三氟乙酰丙酮萘亚胺)-三苯基磷-甲基-钯中性催化剂{CF3C(O)CHC[N(naphthyl)]CH3} Pd(CH3)(PPh3) (C2), B(C6F5)为助催化剂,在甲苯溶剂中C1和C2催化降冰片烯均聚,详细研究了反应温度、B/Pd的摩尔比、单体浓度等参数对NB催化聚合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1,C2催化体系对降冰片烯聚合反应均显示出较高的活性,C2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运用(β-三氟乙酰丙酮萘亚胺)钯(C1, C2)/B(C6F5)催化体系催化降冰片烯与5-降冰片烯-2-甲酸甲酯共聚合的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和共聚物分子量均随着单体5-降冰片烯-2-甲酸甲酯投料摩尔比的增加而降低。所获得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在3.6-7.5×104g/mol之间,分子量分布较窄(1.49~2.15),当单体进料摩尔比NBCOOCH3/NB为10-50 mo1%,共聚物中NBCOOCH3的插入率在2.8-21.0 mmo1%。通过Kelen-TUdOs法测得的共聚单体竞聚率分别为,C1/B(C6F5)3体系:rNB-coocH3=0.18,rNB=1.28。C2/B(C6F5)3体系:rNB-COOCH3= 0.19,rNB=3.57,在共聚反应中,均为无规共聚。基于含有双活泼质子氢的β-酮亚胺配体,通过原位碳-碳偶联反应“一步法”合成并表征了结构新颖具有限制几何结构的碳-碳桥联双-(β-酮亚胺)镍(Ⅱ)催化剂(C3-C7)。以C3的合成为例,通过1H NMR跟踪反应技术、密度泛函理论(DFT)确认了碳-碳桥联双-(β-酮亚胺)镍(Ⅱ)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合成的自由基偶联反应机理。这种首次报道的结构明确具有限制几何结构的碳-碳桥联双-(β-酮亚胺)镍配合物合成方法,除了应用于烯烃的配位催化聚合,对其它类似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有机合成碳-氢键活化、碳-碳键构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碳-碳桥联双-(β-酮亚胺)镍催化剂,在较低的B/Ni摩尔比的条件下,实现了降冰片烯的加成聚合,活性可达106 gpolymer/molNi·h。(C3-C4)的稳定性优于一般的双-(β-酮亚胺)镍(Ⅱ)配合物,选用C3,C4催化降冰片烯与5-降冰片烯-2-亚甲基庚基醚加成共聚合,聚合活性在104gpolymer/molNi·h以上。以碳-碳桥联双-(β-三氟乙酰丙酮芴亚胺)镍(Ⅱ)(C4)/B(C6F5)3组成的催化体系,甲苯为溶剂,实现了降冰片烯与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性能的乙烯基四苯乙烯单体共聚,构建出具有AIE性能的加成型聚合物。碳-碳桥联双-(β-三氟乙酰丙酮芴亚胺)镍(Ⅱ)(C4)催化剂对降冰片烯与乙烯基四苯乙烯共聚,表现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可达1.07×105 gpolymer/molNi·h。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荧光光谱性质。所得的聚合物不但保留了加成型降冰片烯的优良性能,同时引入了AIE性质。基于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α-二酮(9,10-二氢-9,10-乙醇蒽-11,12-二酮),合成并表征了α-二亚胺钯(Ⅱ)、铜(Ⅱ)配合物(C8-C11)。所获得的配合物在MAO助催化作用下,实现了降冰片烯的加成聚合,活性可达105 gpolymet/molMt·h。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α-二亚胺钯/MAO催化体系的活性高于α-二亚胺铜(Ⅱ)/MAO体系,同时空间位阻效应对催化剂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这四种催化剂中,其中C9的活性最高。C9/MAO体系较好的实现了降冰片烯与5-降冰片烯-2-亚甲基正丁醚的共聚,活性可达1.07×105gpolymer/molPd·h。当单体进料摩尔比BN/NB为10-80 mo1%,共聚物中BN插入率在9.8-62.1 mol%。通过对所获得的共聚物poly(NB-co-BN)结构和性能测定表明:NB与BN共聚合是按加成聚合方式进行的,得到的共聚物poly(NB-co-BN)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三氯甲烷、四氢呋喃中有较好的溶解性。
其他文献
四硫富瓦烯单元具有优秀的给电子性能、刚性平面规整性以及可以提供有效的π-π和S…S作用,而且已经证明四硫富瓦烯及其衍生物可以与其它电子受体分子之间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
双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源(Dual Frequency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DF-CCP)不但能够产生大面积均匀的等离子体,而且能够独立地控制等离子体密度以及轰击到极板上的离子
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比较效益低、收益水平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升单位面积粮食产出综合经济效益,近年来湖北省潜江市进行了小麦—大豆轮作模式下
随着全球网络化与网络社会化的发展,我国政府利用微博应对网络舆情的技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本文通过对2016年典型的20起网络舆情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时间上网络舆情传播
本文阐述了目前全球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各种难题,着重探讨了生物技术在畜禽品种改良、畜禽产品在生化制药、PCR在畜禽疫病诊断、基因疫苗在畜禽传染病中的广泛应用,21世纪农业
对烯二炔类、糖肽类、蒽环类、苯并二吡咯类、核苷类、β-内酰胺类、苯醌类等7类抗肿瘤抗生素的研 究开发、作用机制、药效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今后抗肿瘤抗生素的
3,3-二取代氧化吲哚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在天然产物和药物中间体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基于N-甲基-N-苯基丙烯酰胺的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为合成一系列的氧化吲哚类化合物提供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彩超提示胎盘植入范围较大,且胎盘部位存在丰富血流信号的8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氨甲蝶呤灌注、明胶海绵栓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我科的500例孕妇,分为妊高病组100例和正常孕妇组400例,统计并分析两组相关资料并分析
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财务通则》的实施对企业所得税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颁布进一步强调了税法的独立性,与《新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