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硫系玻璃具有优异的红外透过率、较低的声子能量、高线性折射率和非线性折射率,因此在中红外波段的波长转换、环境监测,生物医学传感、集成光子器件和超连续谱的产生等方面有潜在应用。目前,在三类硫系玻璃体系中(S基、Se基、Te基),二元或三元的S基和Se基硫系玻璃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已经得到了大量研究,同时一些半经验的半导体模型也被提出来解释材料的光学非线性与其带隙、孤配对电子数目和线性折射率等的相关性。但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系玻璃具有优异的红外透过率、较低的声子能量、高线性折射率和非线性折射率,因此在中红外波段的波长转换、环境监测,生物医学传感、集成光子器件和超连续谱的产生等方面有潜在应用。目前,在三类硫系玻璃体系中(S基、Se基、Te基),二元或三元的S基和Se基硫系玻璃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已经得到了大量研究,同时一些半经验的半导体模型也被提出来解释材料的光学非线性与其带隙、孤配对电子数目和线性折射率等的相关性。但是,对于硫系玻璃非线性的研究主要在1.5μm以下的近红外波段,并且S基和Se基硫系玻璃红外截止波长(S基在12μm左右,Se基在15μm左右)较短,难以满足未来更长波长范围的应用要求,因此探索更宽红外截止波长的新材料尤为重要。相比于S和Se元素,Te元素具有更大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较小的声子能量,因而Te基硫系玻璃具有更远的红外截止波长(超过20μm),使其成为了应用于中远红外波段最有前景的玻璃材料。此外,Te基硫系玻璃还具有更高的线性和非线性折射率,这有利于进一步减小集成光学器件尺寸。但是,对于Te基玻璃光学性质的系统研究较少。因此本论文使用熔融-淬冷法先是制备了三组包含S基,Se基和Te基系玻璃。通过多种测试方法,对玻璃的光谱特性、物理性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表征和分析。根据线性折射率、带隙、透过率等方面综合考量挑选可具有最高非线性的组分,并根据这一组分制备了一系列Ge-As-Te玻璃。最后从内在机制上对这系列玻璃的非线性进行了讨论,并将实验结果与多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从而为设计性能更加优异的新材料提供指导作用。具体内容如下:(1)Ge-As(Sb,Se)-S(Se,Te)基硫系玻璃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研究。通过对样品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范围的透过光谱进行测量发现,Ge-Te基(Ge-As-Te和Ge-Se-Te+Inx)硫系玻璃在具有良好的透过率的同时,将透过光谱在长波区扩展至20μm以上。通过对玻璃样品的线性折射率测试发现,Ge-Te基硫系玻璃的折射率在2.5μm高达在3.63-3.67左右。因此根据透过波长范围宽、线性折射率高两个方面总结出Ge10As20Te70和Ge10As25Te65可具有最高非线性的组分,并根据这一组分制备了一系列Ge10AsxTe90-x玻璃样品。(2)Ge10AsxTe90-x系列硫系玻璃的光学性能、热稳定性研究。利用椭偏仪测试了样品的线性折射率,结果表明线性折射率出现明显的阈值行为,在As=30(平均配位数MCN=2.5)有最大值,在As=50(MCN=2.7)有最小值;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得到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Tg和析晶温度Tx,从而确定出可耐高温并且具有热稳定性的玻璃组分。使用Z扫描(Z-scan)技术测得样品在2.5μm和3.0μm处的三阶非线性性能,进一步结合MC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样品结构变化对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影响。最终通过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制备出可应用的高光学非线性性能的Ge-As-Te硫系玻璃材料。(3)Ge10AsxTe90-x硫系玻璃的三阶非线性与预测模型的对比。通过将Ge10AsxTe90-x硫系玻璃的三阶非线性与米勒规则(Miller)、直接带隙半导体模型、间接带隙半导体模型和孤电子对理论等多种非线性预测模型对比,来探究非线性的色散行为。而对非线性的色散行为的探究对硫系玻璃在光子器件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人均寿命的增长、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癌症治愈的困难化等诸多原因,癌症正日益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损害者。纳米技术的发展为癌症筛查、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其中,硅纳米颗粒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丰富的表面化学位点、易于存储客体分子的孔道等优点而广为研究。针对于肿瘤细胞相对于正常细胞特殊的微环境而开发的具有响应性能的硅纳米颗粒,因具有的智能、快速、安全的药物释放行为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有着广大的乡村。在乡村城镇化等建设过程中,乡村景观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各种矛盾及危机,同时迎来了乡村振兴。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相继开展乡村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乡村景观规划建设势在必行。但目前的乡村景观规划存在着千篇一律、忽略乡土文化价值等问题,不足以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涵对于乡村人居、自然、产业、文化与组织建设等各方面提出的综合发展需求。本文以振兴乡村为目标,基于共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和耕地质量的逐渐退化,粮食安全问题是全球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加快品种改良提高单位面积作物生产力是当前农业研究的重要目标。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大田条件下,全生育期高效精确监测小麦冠层结构动态变化,是优化田间管理和提高育种效率的关键。综合对比发现,现有的各类小麦作物表型监测平台普遍存在适用性差、成本高的问题,便携式表型监测平台可以良好解决这个问题,然而便携式表型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减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追求更加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其中,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就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并且各种小型或者大型储能设备的建设也是对于能源问题和环保问题开出的一剂“良方”。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电压高、充放电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工作温度宽等优点。与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氢能电池等相对比是一种更为成熟的电池技术,市场需求和占有比
小麦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保证小麦增产和供需安全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全球环境气候变化,小麦增产的不利因素在持续增多。开发高通量表型算法,实现对小麦的结构和功能性状的高效、高精度监测,是提高育种效率,进而提高产量的关键。绿色分数(GF,green fraction)指作物冠层图影中绿色像素在总像素中的分数。大田条件下,GF的生育期动态是表征作物在某种气候条件下基因型和环境交互的重要性状。图像分割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作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疾病,亚洲地区频发,危害不容小觑。其传播途径广、传染性强、易引起并发症,致病株多样且易变异等特点,均为手足口病的治疗与防控带来挑战。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作为手足口病主要的病原体之一,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寻求合适的治疗药物极其重要。本文就EV71的
穴位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病救人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的寒热虚实会在腹部集中体现,因此对腹部穴位异常检测可以为针灸疗法提供依据。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的目标追踪与结果投影系统,可以将穴位异常检测结果投影到腹部测量穴位上,方便医护人员施加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病痛。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论文构建了由工控机、相机和投影仪组成的目标追踪与结果投影系统,采用AprilTag作为目标检测与追踪的视觉标签,给出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