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IFRG15基因在植入前胚胎及原核表达的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ou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IFRG15在小鼠体外培养的植入前胚胎中的表达情况,为研究IFRG15在体外受精胚和体细胞克隆胚中的表达情况奠定基础,为揭示研究IFRG15在小鼠植入前胚胎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2)获得IFRG15所编码的重组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方法:(1)对昆明系小鼠体内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获取植入前各期胚胎;提取各期胚胎的总RNA;利用一步法RT-PCR获取各期胚胎中IFRG15的cDNA;对得到的c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和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小鼠各期胚胎中IFRG15的表达情况进行半定量分析。(2)提取昆明小鼠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小鼠IFRG15;用EcoRI和XhoI双酶切凝胶回收的扩增产物和pGEM-T克隆载体后连接,转化入大肠杆菌DH5a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DNA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测序正确的pGEM-T-Mifrg15重组质粒双酶切获得IFRG15片段,与双酶切的原核表达pET-41c连接,将pET-41c-Mifrg15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提取重组质粒DNA进行双酶切鉴定;对确认连接正确的pET-41c-Mifrg15重组质粒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利用两种亲和层析法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   结果:(1)通过体外培养获得了发育至各期的胚胎;提取各期胚胎总RNA后,一步法RT-PCR反应获得各期胚胎中IFRG15的cDNA经1.2%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IFRG15在小鼠植入前各期胚胎中均有表达,且在受精卵,2-细胞期,4-细胞期胚胎中表达差异不显著,在8-细胞期,桑葚胚及囊胚期胚胎中的表达与其他各期呈显著差异(P<0.01),在囊胚期胚胎中表达量最高。(2)以小鼠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IFRG15产物进行1.2%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清晰、明亮条带,大小约为411bp;pGEM-T-Mifrg15重组质粒双酶切产物经1.2%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两条清晰的电泳条带,一条为411bp左右的目的基因条带,一条为pGEM-T载体片段,测序结果与NCBI中提供的小鼠IFRG15编码区序列一致;pET-41c-Mifrg15重组质粒双酶切产物经1.2%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两条清晰的电泳条带,一条为411bp左右的目的基因条带,一条为pET-41c载体片段;SDS-PAGE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含重组表达质粒的大肠杆菌在相对分子约47kD位置上显示出一条特异表达的蛋白条带,与重组蛋白理论值大小相符;SDS-PAGE结果显示两种亲和层析法均获得的纯化蛋白条带单一、清晰,大小为约为47kD,与重组蛋白理论值大小相符。   综上所述,小鼠植入前胚胎中IFRG15表达量随发育时程的改变而变化,IFRG15对胚胎发育有重要意义。IFRG15可以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在变性条件下,MIFRG15蛋白可以被有效纯化。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中应用.方法 :选取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与围术期护理
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 x P . purpureum)是美洲狼尾草(Pnnisetmeamerieanum)和象草(P.purpureum)的杂交种,多年生。它较好地综合了父本象草高产、多年生,和母本美洲狼尾草品质好的特点,因而近年来被较广泛地种植。本论文通过大田种植杂交狼尾草种茎,研究了不同的种植密度(6944,13889,27778株/hm~2)和不同的刈割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