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毒蕈中毒(Mushroom poisoning,MP)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相关因素及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PSS评分、CTP分级、MELD评分和SOFA评分对评估MP患者并发MODS及死亡是否具有相关性,探索其评估病情、预测临床结局的价值,从而实现早期预警、指导治疗、挽救生命、节约资源的目的。方法:通过电子病历平台搜索浏览诊断为“毒蕈中毒”的患者,根据入选标准和剔除标准纳入研究对象,收集他们的临床资料、首次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及根据PSS评分表、CTP分级、MELD计算公式、SOFA评分表得出的各项分值。将研究对象以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以出院时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将资料汇总,通过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纳入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6名MP患者,MODS组28人,非MODS组38人;死亡组12人,存活组54人。2.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居住地在农村还是城市、潜伏期与MP患者并发MODS无明显相关性(P>0.05);发病至就诊时间、是否同时以呕吐、腹泻、腹痛起病与MP患者并发MODS具有相关性(P<0.05),但未进入二分类logistics回归方程。性别、年龄与MP患者死亡无明显相关性(P>0.05);居住地在农村还是城市、潜伏期、发病至就诊时间、是否同时以呕吐、腹泻、腹痛起病与MP患者死亡具有相关性(P<0.05),但未进入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方程。66例患者中毒季节集中在春末初夏。已知31例患者误食的毒蕈种类均为含有剧毒鹅膏类毒素的毒蕈,其中19例为裂皮鹅膏,12例为灰花纹鹅膏。3.实验室检查:WBC、PLT、ALT、AST、ALb与MP患者并发MODS无明显相关性(P>0.05),TB、PT、APTT、PTA、INR、BUN、Scr与MP患者并发MODS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通过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方程得出TB、PT、APTT、PTA、INR、Scr是MP患者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BUN未进入方程。WBC、PLT、ALT、AST、ALb、APTT、BUN、Scr与MP患者死亡无明显相关性(P>0.05),TB、PT、PTA、INR与MP患者死亡具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通过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方程得出TB、PT、PTA、INR是M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4.治疗情况:MP患者是否在6小时内接受了未吸收毒素的清除措施、是否接受了水飞蓟宾治疗与其发生MODS及死亡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接受组的MODS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未接受组。MP患者是否接受了灵芝治疗、血液灌流与其发生MODS及死亡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且接受组的MODS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未接受组。MP患者是否接受了二巯丙磺钠治疗与其发生MODS及死亡均有相关性(P<0.05),但接受组的MODS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未接受组。MP患者是否在48小时内接受血液灌流与其发生MODS无相关性(P>0.05),但≤48h接受组的MODS发病率低于>48h接受组;而MP患者是否在48小时内接受血液灌流与其死亡具有相关性(P<0.05),且≤48h接受组的死亡率低于>48h接受组。5.评分系统:PSS评分、CTP分级、MELD评分和SOFA评分与MP患者并发MODS均有相关性(P<0.05),但进一步分析得出:PSS临床应用价值不高(AUC=0.602),仅有判断能力,却没有正确判断的能力(灵敏度=100%,特异度=0);CTP分级和SOFA评分具有临床应用价值(AUC=0.740,AUC=0.767),但灵敏度(66.70%,75.00%)和特异度较低(18.50%,28.90%);MELD评分与MP患者并发MODS呈正相关,有非常好的预测准确性(AUC=0.807),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灵敏度=77.86%,特异度=76.30%),经约登指数确定当MELD≥22.415分为预测MP患者并发MODS的临界阈值。PSS评分与MP患者死亡无明显相关性(P>0.05);CTP分级、MELD评分和SOFA评分与MP患者死亡均有相关性(P<0.05),进一步分析得出:CTP分级临床应用价值不高(AUC=0.672),且判断能力和正确判断能力均低下(灵敏度=46.4%,特异度=13.2%);MELD和SOFA具有临床应用价值(AUC=0.730,AUC=0.711),在相同灵敏度(66.7%)的情况下,MELD标准误更小(Sem=0.092),特异度更强(85.2%)。经约登指数确定当MELD≥26.905分为预测MP患者死亡的临界阈值。结论:1.对有食用不明蕈菌史,临床表现以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表现的患者,应常规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2.TB、PT、APTT、PTA、INR、CR是MP患者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TB、PT、PTA、INR是M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3.MP患者尽早接受诸如洗胃、导泻等尚未被吸收毒素的清除措施有望降低毒蕈中毒患者并发MODS及死亡的风险。MP患者应尽早接受血液灌流,最好在48小时以内接受可降低死亡风险。毒蕈中毒仍无证据支持存在特效解毒药,需要人类进一步探索研究。4.CTP分级、MELD评分、SOFA评分对评估MP患者的病情、预测其临床结局均有临床应用价值,但MELD评分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CTP分级和SOFA评分且与MP患者并发MODS及死亡呈正相关。5.根据首次实验室检查,进行MELD评分,当MELD≥22.415分时,为判断MP患者发生MODS的临界阈值,当MELD≥26.905分时为判断MP患者死亡的临界阈值。